摘要:曹操杀蔡瑁和张允后也很后悔,但他仍然有自信能赢下战役,为什么呢,因为他还有别人,曹操手下能人无数,知道水战的也绝不止蔡瑁和张允两人,比如曹操的大将文聘。很多专家评说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得主要原因是中了周瑜的离间计,不习水战却杀了水军将领蔡瑁和张允。

说到三国中的经典战役,赤壁之战绝对可以排到前三,这样战役直接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完成了诸葛亮为出茅庐而三分天下的预测。很多专家评说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得主要原因是中了周瑜的离间计,不习水战却杀了水军将领蔡瑁和张允。其实杀蔡瑁和张允虽然失策,但这起不到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曹操真正失败的原因在与他用人上出现了严重失误。
首先来说,曹操因猜疑中了周瑜的离间计,杀了蔡瑁和张允,这当然是一个重大的失误。但是这个失误其实是可以挽回的,因为蔡瑁和张允虽然熟悉水战,但在统帅能力上不不是很强,换句话说他们可以给出一些水战的基本知识和建议,但是要统领整个水军做大规模的战斗还是差了些。
曹操杀蔡瑁和张允后也很后悔,但他仍然有自信能赢下战役,为什么呢,因为他还有别人,曹操手下能人无数,知道水战的也绝不止蔡瑁和张允两人,比如曹操的大将文聘。
文聘原是荆州大将,自然熟悉水战,而且文聘的统帅能力比蔡瑁和张允是强上不少的。所以,曹操吧防守江夏的重任交两个文聘。文聘也没让曹操失望,有一拒关羽、二拒孙权的战绩。
但是曹操杀了蔡瑁和张允后,却没有把赤壁之战水军的担子教给文聘,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要说到曹操用人的致命缺点了,那就是多疑。诸葛亮的基本点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曹操不同,他希望所有人都为他所用,但是却只对自己心腹几个人委以重任,其余人看心情分配任务。
这文聘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是出身曹操本部人马,他跟蔡瑁和张允其实差不多,是后来投降到曹操的。而且文聘不喜欢巴结逢迎,为人耿直,也曾多次拂逆曹操的意思,这让曹操有所不满。
最关键的是,曹操知道自己杀错了蔡瑁和张允,但是他不认为文聘就一定是对他百分百忠心的,万一他也跟周瑜有所勾结,那自己会死的更惨。所以曹操不敢轻易把赤壁之战这么重要的人马交给文聘。
火烧赤壁这场大战给我们的印象是曹操连续性犯了几个重要错误,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惨败。其实曹操的这种用人思想是一直存在的,这也是三国之所以能三分天下的关键。如果曹操没有这种致命得个性,那么以曹操的地利优势和强大的实力,早就一统三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