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和则两立,斗则俱损”这似乎是每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处事法则,在非逼不得已的关键时刻不会使用武器,尤其是国家内部之间。由于国家的体制不同,处理国家事物的方式自然也不会相同,就拿中国来说,从秦统一中央集权以来,中国就是中央统一管理地方。几千年的循环,国人潜意识里就形成了一种遵从意识,很少出现独立现象。

然而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像中国一样,俄罗斯中国的邻国。他们由于生活的环境比较寒冽以及军工业发达,在某些方面上让他们形成了一种强硬、不被折服的性格。俄罗斯面积广大,民族间的斗争也比较明显,尤其一些少数民族从不承认俄罗斯人的统治,渴望独立,首领也是拿他们也没有办法。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少有能力的人,在俄罗斯有这样一位70后霸气领袖,比普京强硬,扬言让美国跪下,发誓与俄罗斯共存亡。


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人眼里这似乎已经就算是民族多的国家了。然而都不知道的是,中国的邻国俄罗斯竟然有194个民族,其中有193个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中,最著名的当属车臣人。他们本源并不属于俄罗斯,因此内心就是不肯屈服于俄罗斯人的统治。他们为了能够取得独立,甚至曾在二战期间与德国合作,可以说他们为了取得独立,做了很大的努力。

车臣人在20世纪上半叶,一直接受着苏联的管辖。在苏联解体之际,他们并没有如愿得到独立的权利,而是继续被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继续控制。总统不同意他们的请求,因为他们与俄罗斯相比本就是一小部分,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在国际上也不被承认。


俄罗斯的这一举似乎就像是一个导火索,彻底激怒了积怨已久的车臣人。1994年,车臣人与俄罗斯内部之间爆发了战争。车臣人的凝聚力在本次战争中得以显现,全民总统不怕牺牲,只为了能够取得胜利,实现独立。双方僵持了一年零八个月,毕竟车臣人的力量有限,胳膊终是拧不过大腿,但是他们并没选择放弃。他们选择了更加极端的方法,来换取俄罗斯的让步,战争结束,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成果,车臣人也没有实现独立。

车臣人的独立之心并没有熄灭,而是愈演愈烈。在1999年,又一次爆发了战争,这一次战争中,车臣人并没有第一次那么幸运。他们屡屡失败,反而让俄罗斯人彻底的控制了他们。车臣人的渴望始终成为了渴望,与现实遥遥无期。


在第二次的车臣之战后,普京便把车臣的控制权交给了卡德罗夫的父亲管理。之后又交给了卡德罗夫。卡德罗夫是一个聪明,有手段的人。他尊崇普京,推崇他的措施,并把他当做榜样。所以这也就是普京把这里交给他的原因,能够保证相信他,给自己留出充足的时间去处理其他国家事务。

卡德罗夫终是没有让他失望,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把车臣变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他允许车臣人认为自己是车臣人。这一举动似乎增加了车臣人的积极性,他们不再被打压,而是得到了重视。这也慢慢的削减了他们渴望独立的想法,他们只是想证明自己,真的很强。普京出于对卡德罗夫的相信,并没有涉足这件事,只是让卡德罗夫自己管理,也是一种尊重吧!


卡德罗夫的性格似乎比普京还要刚烈,他对车臣人不是打压,而是训练他们,让他们为国家所用,。卡德罗夫并没有因此改变自己对普京的态度,依旧尊敬如初。他还扬言要让美国向自己屈服,他也当众表明自己的衷心,要与俄罗斯共进退,和普京一起共抵外侮,和谐相处。

结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善于任用贤人的君主的国家都不走下坡路。车臣人对于俄罗斯来说一直是一个遗留问题,新总统普京上台以后,用自己强硬的手段,不仅降服了车臣人,还化敌为自己所用,成为国家坚实国防的一部分。

文献

《旧唐书·魏徵传》

《合力开创中日友好新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