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蘇軾的書法,應該對黃庭堅有影響。黃庭堅也認爲蘇軾書法用墨過豐。

蘇軾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爲“宋四家”。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黃州寒食詩帖》是蘇軾存世作品中最爲精彩的代表作,被後世譽爲“天下第三行書”。黃庭堅在《山谷集》裏說:“本朝善書者,自當推(蘇)爲第一。”他曾自稱:“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黃庭堅稱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這說明蘇軾一生屢經坎坷,致使他的書法風格跌宕。存世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祭黃幾道文》等帖。

蘇軾書法特點:

一、用墨豐腴蘇軾書法給人第一直觀感就是豐腴。瘦金體以瘦聞名,而蘇軾的書法卻是以胖爲美。當然,環肥燕瘦,各人喜好不同。有人第一眼便喜歡上了蘇軾的書法,也有人對蘇軾書法的第一觀感不好。趙孟頫就評價蘇軾的書法如“黑熊當道,森然可怖”。黃庭堅也認爲蘇軾書法用墨過豐。正因如此,在蘇軾的書法中,極少看到枯筆,飛白,而是字字豐潤。蘇軾的所有作品,皆有此特點。如《辯才老師帖》、《與董長官帖》。

二、結字扁平與歐體字形的修長相反,蘇軾書法的結字,多呈扁平。這一特點,在其《赤壁賦》、《洞庭春色賦》等作品中,都有突出體現。

三、橫輕豎重這一點充分表明,蘇軾書法明顯受到顏體的影響。這一書法特點,在其作品《歸去來兮辭》中有明顯表現。

四、筆畫舒展習過黃庭堅書法的人,都對他的書法中的撇捺的舒展有很深的體會。而黃庭堅曾經是蘇軾的學生,被稱作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兩人私交頗深,蘇軾的很多傳聞趣事,都與黃庭堅有關。因此,蘇軾的書法,應該對黃庭堅有影響。這種影響體現在何處?研究蘇軾的書法與黃庭堅的書法,不難發現,在撇捺的書寫上,甚至在結字上都有一個共同點,即都很舒展。

五、輕重錯落輕重錯落,主要是指蘇軾的書法,特別是行書中,字與字之間,經常會出現用筆一輕一重,致使字體一大一小錯落分佈的韻律感。如《武昌西山詩帖》中的“但見落日低黃埃”一句,一大一小,錯落有致。有時是幾個字重,幾個字輕,輕重搭配,同樣給人很強的韻律感。如《答錢穆父詩帖》中“借君妙語寫春容,自顧風琴不成弄”一句。“借君”二字重,“妙”字輕;“語寫春”三字重,“容自”兩字輕;“顧風”兩字重,“琴不成”三字輕,“弄”字又轉重。

六、大小懸殊用筆有輕重,字體有大小,幾乎是很多名家書法的一大特點。但同一幅作品中,字體大小懸殊之大者,蘇軾書法可謂獨樹一幟。如《寒食帖》中“哭塗窮”三字。這三字所佔比例,比前一行中五個字所佔的比例還大。這種字形大小懸殊給人視覺上極強的衝擊力,實際上也表達了當時書寫過程中的一種強烈的情緒。這種情況,在《武昌西山詩帖》中也有體現。

七、嫵媚天真黃庭堅在《與景道使君書》中稱“翰林蘇子瞻書法娟秀,雖用墨太豐,而韻有餘”。這種娟秀的韻味,讓人看起來覺得自然率真甚至天真樸拙,毫無狂怪做作之意。加之豐腴的用墨,扁平的結字,觀之猶如視敦厚賢淑之貴婦,望之未覺生疏,反而頓生一股親近溫暖之意。

從宋代直至近代,喜愛“蘇字”,學習“蘇字”的書法家頗多,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如何學“蘇字”。

黃庭堅

黃庭堅《糟姜銀杏帖》

蘇轍

蘇轍《自敘帖》跋

蘇邁

蘇邁《鄭天覺畫》跋

趙令畤

趙令畤《自敘帖》跋

蘇過

蘇過《贈遠夫詩帖》

鄭望之

鄭望之《婺源帖》(《向過帖》)

朱勝非

朱勝非《杜門帖》冊頁

岳飛

岳飛尺牘

歐陽玄

歐陽玄《春暉堂記》

趙孟頫

趙孟頫《前後赤壁賦題跋》

吳寬

吳寬《張來儀楚江清曉圖詩冊》

文徵明

文徵明擬蘇軾書風書《萬歲山》

倪元璐

倪元璐《古盤吟爲範質公吏部》

錢維城題畫

錢維城題畫

王文治

王文治《玉子爐香》七言聯

翁方綱

翁同龢

翁同龢《心經》冊頁

翁同龢扇面四件

呂海寰

呂海寰《春初老至》七言聯

沈曾植

沈曾植《東坡詩文軸》

嚴寅亮

嚴寅亮《借問坐觀》十二言聯

徐世昌

徐世昌《駿馬龍門》七言聯

鄭文焯

鄭文焯《遷固老彭》十六言聯

鄭孝胥

鄭孝胥《姬姜神明》八言聯

鄭孝胥手札

趙元禮

趙元禮臨《後赤壁賦》四條屏

宋聯奎

宋聯奎跋宋伯魯畫

譚澤闓

譚澤闓中堂

趙樸初

趙樸初《賀詞》中堂

趙樸初《知恩報恩》中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