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一年级开始,孩子们就要“浸泡”在字母、数字、拼音以及汉字的海洋中,从拿笔的姿势到可以一笔一划地书写,需要孩子们学习的技能倒是不少,可对于写字迟迟难以开窍的孩子也不在少数。

  一年级人才辈出,写字尽显甲骨风范,尤其这俩字,爸妈看了想打人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份练字作业。孩子练习写“爸”、“妈”两个字,老爸是彻底让他写“跑偏”了,从“爸”变成“狗”,最后又成了“公”、“司”结合体,有种鼓励老爸现在创业也不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思啊。

  当然,也有人拿出上一页作业为孩子抱不平。这一页中,孩子写得一笔一划,干净整洁,起码可以看出孩子的态度非常认真。至于为什么后一页却成了“甲骨文爸爸”的聚集地,可能是出现长时间看一个字导致对这个字越来越陌生的情况,又或者是孩子写得累了,手臂不听使唤,总之,还是说得过去的。

  即便如此,“爸”字就算过去了,可这“妈”字是什么情况,咋还几里拐弯,缺胳膊少腿呢?一个“妈”字硬是被孩子拆写成了“又”字、“一”字和“了”字,难道是要“三位一体”各显神通?

  想必孩子的父母在看到作业本上呈现的“爸”、“妈”时,定会气得脑仁直疼,超想打人。

  这也不由让我想起了另一位小朋友,同样是小学生的她,可是位小小书法家。不仅将千字文的内容烂熟于心,还将其工工整整地写了下来。仔细看,上面根本没有像田字格这样方便书写的格式,仅仅是没有丝毫标记的黑格子。

  有网友称赞小姑娘的楷书写得好,看上去就像刻在上面的一样。还有的网友佩服孩子的耐心和自控力,就连自己一个大人都自愧不如。当然,也有不少家长通过小姑娘的作品看到了书法的魅力,纷纷表示打算给自己的娃也报个书法班,不仅可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提升孩子的内在气质。

  学习书法自然是好事,但在此之前,还是要弄明白为啥有些孩子练习写字就是没有效果呢?

  孩子练习写字,效果普遍不好,原因究竟在哪里?

  责任编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