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6日在戴安娜王妃的葬礼上,歌星兼作曲家埃尔顿·约翰的一首《风中之烛》,唱哭了数万民众,无数人产生共鸣,为之动容。戴安娜的光辉形象早已深入民心,伊丽莎白女王和英国王室根本没有想到民众会这么喜爱戴安娜王妃。与她生前做过很多超常举动一样,在葬礼上唱流行歌曲,戴安娜王妃也是开创了首例。

  《风中之烛》是由埃尔顿和托潘两个人共同创作完成的,它有两个版本。1987年的版本是献给素味平生的美国影星玛丽莲·梦露,玛丽莲·梦露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传奇人物。她是一个私生子,从小就被父母抛弃,进过孤儿院,学习过举重、冲浪,还进入无线电厂工作过。后来拍过杂志封面,慢慢地进入影视圈,一举成名。

  上世纪50年代玛丽莲·梦露就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女明星,60年代更是登峰造极,1999年被美国电影学会选为百年来电影界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1962年8月5日玛丽莲·梦露意外地死在洛杉矶布莱登木的寓所里,终年36岁。一代影后从此消失人间,人们在观看她的作品之时,难免会回忆起这位美丽的影后。

  埃尔顿与戴安娜是好友,两个月前,他们还一同出席了法国时装设计师范思哲的葬礼,埃尔顿是一位多情的人,葬礼现场他忍不住哭了起来,戴安娜神色不变,一直保持镇静。她不停地安慰身边的埃尔顿,埃尔顿明显感到戴安娜比自己强大,戴安娜的很多服装都是范思哲帮助设计的,她内心肯定也非常难过。

  戴安娜去世后,戴安娜的姐姐莎拉找到埃尔顿,问他可否在葬礼上为戴安娜献歌,埃尔顿欣然应允,他觉得这是他“不可置信的荣幸”。他和托潘商量,就用《风中之烛》的原调,把原来的歌词进行了重新修改。两个版本里有一名共同的歌词:“纵然烛光熄灭,传奇绵绵流传。”这是对两位传奇女性的真实描写。

  无论是天妒红颜,还是上天成全了她们,两位传奇的女子都是在光芒四射的时候骤然逝去,巧合的是她们都是36岁,肯定成为60年代和90年代的历史故事,长留在很多人的心中。在故事结束的时候,传奇才刚刚开始。埃尔顿用同一首歌,对两位传奇女子分别进行了赞颂。

  玛丽莲·梦露是美国60年代的电影明星,而戴安娜王妃则是90年代英国王室的明星,她的慈善事业遍及全世界,她将真爱洒满人间,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在戴安娜逝世的那段日子里,英国各大广播公司,连续滚动播放埃尔顿演唱的《风中之烛》,以寄托人们对戴安娜王妃的哀思。

  戴安娜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她在王室开创了很多先例,她拉近了王室与民众的距离,提升了王室的声望。但是,她与查尔斯的婚姻也给伊丽莎白女王制造了不少麻烦。与戴安娜伟大的慈善事业相比,这些就显得微乎其微。戴安娜被誉为“人民的王妃”,是因为她一直以民为本,是真正用心为民众服务的王室成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