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两会期间,针对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热点话题,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力带来了两份沉甸甸的建议。“国家应该建立公开定期发布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制度,高校可以根据各自情况调整充实相关专业,家长、学生可以根据各自情况报考相应学校和专业,尽量减少学习的盲目性。

2020年,四川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达48.2万人,比去年增加4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受经济转型升级、新冠肺炎疫情和毕业生人数激增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复杂。

今年两会期间,针对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一热点话题,住川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人社厅副厅长张力带来了两份沉甸甸的建议。他向毕业生建议,面对就业难的形势,毕业生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先就业再择业,切勿挑肥拣瘦、眼高手低。

促进毕业生就业 调节未来供需关系

“高校毕业生是稳就业工作中的特殊群体,是保就业任务中的重中之重。”张力其中一份提案就是《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议》。

建议中提到,目前,大多数家长学生在高考后选择学校和专业都有相当的盲目性,特别是对所学专业与未来就业市场的供给关系、接纳能力了解甚少,不利于学生毕业以后高质量就业。

“国家应该建立公开定期发布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制度,高校可以根据各自情况调整充实相关专业,家长、学生可以根据各自情况报考相应学校和专业,尽量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张力认为,在制定国家各种发展计划时,应该分析计划所涉及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和相应来源渠道,并向社会公布。为社会、家长及学生提供未来一段时间内积极的就业引导。

同时,梳理现有各级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行结构性调整,以适应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变化。适当取消一批供需失调、供大于求,人力资源市场明显饱和的专业;减少一批现阶段人力资源市场认可度较低的专业;适当增加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专业。通过调整达到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打破壁垒 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认

除了关心就业问题,张力还带来一份《关于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贯通互认的建议》。张力介绍,去年,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

“这项工作由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牵头,但由于两部门在证书认证方式、标准体系、职业分类、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专业对应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当中又有内容交叉,考生家长担心出现各搞一套、互不认账的现象。”张力建议,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加强协调,促使相关部门在第三方机构选定标准、选定办法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方式、标准体系、职业分类、考试内容等方面达成共识,并对社会公开,以增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社会公信力。以此保护学生和就业人员的权益,减轻社会培训和考核负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