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诸如美国反战题材电影《血战钢锯岭》中导演把把战争的惨烈性,血腥的画面都展现的十分宏大,主要强调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而法国影片《天上再见》缩小了对战争场面的视觉刻画,主要通过战争对个体身心的摧残来反思战争的意义,是一种含沙射影的叙述策略。影片从“小处、细处着手”以普拉泰勒个人的所作所为来映射出法国的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影片中有一段讽刺性的描写:普拉泰勒从车上跳到墓地上,一步一跳地踏在每一个已经逝去士兵的墓碑上,士兵的死为这些没有人性的人带来了荣誉和财富,即使死了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还要被这些人利用起来从中获取利益,最后普拉泰勒的死也算是罪有应得,也符合了类型电影的叙事特征。

  引子

  “每一张面具都是生活的真实面貌,华丽且忧伤”。

  《天上再见》将镜头聚焦于法国一战后的社会现状,以一种直观化的镜头语言展示了饱受战争伤痛和大发战争财的两种不同人物命运的故事。

  影片通过描写战争这一残酷的行径对人类造成在身体和心理层面的摧残,继而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影片一贯符合法国战争题材的叙事特征,以特殊的人物性格和视角为切入点,注重普通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遭遇,从小处细节处着手,探索人性的差异性。

  在影片《天上再见》中,导演阿尔贝·杜邦泰尔以一种法国浪漫主义的再现一般,以倒叙和插叙回忆式的叙事策略,缓缓的道出了影片中几个关系复杂的人物,以两条互相牵连的犯罪为叙事结构。深刻的批判了战后法国社会的顽疾,一面是一些奸商贿赂垄断大发战争财,另一面是曾经为这个国家拼命的士兵却流离失所渐渐被人遗忘,揭示了当时法国腐败丛生的社会境况,也将处在危难中人性的珍贵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与美国好莱坞擅长的奇观化特效、大制作、高概念电影不同,法国电影在一种见微知著的影响下更强调一种小叙事,在一个特殊的故事语境中探索人物的特殊心理。

  诸如美国反战题材电影《血战钢锯岭》中导演把把战争的惨烈性,血腥的画面都展现的十分宏大,主要强调美国式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而法国影片《天上再见》缩小了对战争场面的视觉刻画,主要通过战争对个体身心的摧残来反思战争的意义,是一种含沙射影的叙述策略。

  影片虽然探讨的是战争对底层人物的身心的摧残,但是导演将战争的伤痛与一个家庭中父子间的矛盾隔阂相联系,如果说把战争看作是一种混乱且充满英雄主义情节的概念,那么对个体而言加入战争实际上也是一种叛逆的表现。

  由于父亲马赛尔否认爱德华的艺术天赋,使得爱德华与父亲的隔阂一步步加深,可以说他日后的反叛行为都是对父权反抗的扩展,最终父子俩相见得以和解,然而本应该相拥的结局却是爱德华从楼上轻身一跃结束了一切,这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释放与解脱。这种将时代的集体灾难和个体的痛苦两者交融在一起,大大深化了“大时代”带给底层人们的痛苦。

  战争电影的本质是通过银幕再现战争的残酷性,从而引导人类远离战争珍惜和平。导演以隐喻的手法在影片开头用一个近三分钟的追随长镜头真实地展现了战争的惨烈性,被炮弹打的坑洼不平的土地如同战后被撕裂的法国社会,到处是溃烂的伤口,难以缝补愈合,失落且迷茫。

  腐败和大发战争财充斥着整个法国社会,那些曾经为这个国家拼命的人却沦落街头,即使在战场上英勇牺牲的烈士们也逐渐被人们遗忘,成为一些奸商发财致富的对象。

  男主角爱德华和阿尔伯特就是这场战争中的幸存者,爱德华在战争中因救阿尔伯特失去了下巴,靠华丽的面具遮挡着自己的缺陷,他视金钱如粪土,只是陶醉在自己的绘画创作中;而艾尔伯特胆小怕事,但他却帮助爱德华走出了战争的阴影,展现出了人性的伟大,这种底层小人物身上所体现的道德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宣言着社会的主流价值。

  影片中典型的反面人物中尉普拉泰勒,为了自己私利,不惜牺牲自己的士兵,在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又挑起战争,之后戏剧性的成为顾家的女婿,依靠佩里顾家族的资源,从战争中捞取巨大的财富。

  影片从“小处、细处着手”以普拉泰勒个人的所作所为来映射出法国的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影片中有一段讽刺性的描写:普拉泰勒从车上跳到墓地上,一步一跳地踏在每一个已经逝去士兵的墓碑上,士兵的死为这些没有人性的人带来了荣誉和财富,即使死了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还要被这些人利用起来从中获取利益,最后普拉泰勒的死也算是罪有应得,也符合了类型电影的叙事特征。

  影片的高潮处爱德华在鲁特西亚酒店的狂欢派对,爱德华以一种娱乐化的方式戏讽社会的统治者,他作为宣判者对发动战争的人以一种符号式的形式进行判决,但是在场身着华丽服饰的男女们又有几个懂得这种行为的真正含义呢,这或许就是他内心深处的无声呐喊而已。作为一部艺术和商业价值完美融合的高口碑电影,影片的故事不仅很吸引人,而且制作华丽,对人性刻画很深刻,影片以倒叙和插叙回忆式的叙述方式,矛盾冲突层层推进,很有带入感。

  其次影片中的音乐也是一大亮点,对于塑造人物情感和突出主题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结尾爱德华父子在天台上相视,节奏舒缓的音乐与人物细腻的感情高度融合,使人物内心的情感世界表达得淋漓尽致。

  爱德华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认可,父子俩的关系终于和解,伴随着音乐的节奏他像一只鸟从阳台飞跃而去,飞向他向往的那片净土。

  终

  一影一话 谱人生虚实

  倶是覆舟风雨 书字可抵愁

  公众号团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戏剧与影视学

  终南影话 电影小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