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喝酒

只是吃了一盘虾

就成醉驾了?!

5月9日晚23时15分左右,嘉兴嘉善交警在罗星街道世纪大道亭桥南路处执勤时,查获一辆小型轿车。驾驶员邹某经现场呼气酒精测试仪测试,结果已达到醉驾标准。

但驾驶员邹某却声称

并没有喝酒

只是吃了一斤左右醉虾

要知道,醉虾是要用高度白酒腌制的,一盘醉虾中有60%是白酒,而且邹某驾驶的车辆为预约出租客运车。当晚他送客去嘉兴,返程时在嘉兴吃了夜宵,结果就没留心。

邹某一边回忆,一边咕哝着后悔。

“真要死了,吃个醉虾也算醉驾吗?”

“醉虾是酒啊?”

“哦对,醉虾是白酒。”

“这个醉虾这么严重吗,早知道不吃这个夜宵了。”

后经鉴定中心检测,邹某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为103毫克/100毫升,已达醉驾标准。

邹某驾驶的车还属于营运机动车。作为营运车辆驾驶员理应更具法律意识和常识,但邹某却在吃完后一小时不到,就驾车上路。

而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罚是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也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除了醉虾外

这些食物也可能会

导致酒精含量在血液里累积

驾驶员朋友一定要注意

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等一些中成药的成分中含有酒精,易被测出酒驾。有些品牌的藿香正气水,其辅料一栏为干姜汁、药用乙醇。

在注意事项一栏当中,也有一条明确提醒使用者:本品含乙醇40%至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荔枝、杨梅、葡萄、榴莲等

荔枝、葡萄等一般植物进行无氧呼吸会产生二氧化碳,水果摘下来了后光合作用急剧减少,水果内部细胞缺氧,会增加无氧呼吸的速率,由此产生乙醇。这就是导致吃过荔枝“被酒驾”的主要原因。

蛋黄派、软面包、瑞士卷等

蛋黄派、小面包的包装配料表上都有写「食用酒精」,是为了帮助糕点加工,而且国标对酒精残留量不作要求。 但是等待5——10分钟左右,口腔里的酒精也会很快挥发。

驾驶员食用这类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查看外包装的配料表是否含有食用酒精一项。

酒酿

北方叫醪糟,南方叫酒酿,实际上就是一种低度的甜米酒,它的酒精含量稍高,常见的是1%到5%。

漱口水、口腔喷雾

并不是所有的漱口水和口腔喷雾都含有酒精。

有的漱口水含有酒精,在执勤时也发生过驾车者使用漱口水被查出酒驾事件,如今越来越多的漱口水厂商已将酒精排除在配料表之外,但市民在选购漱口水时,还是应仔细查看配料表,因为市面上仍有部分漱口水含有酒精成分。

因食品引起的“酒驾”怎么办?

吃完一些食物后之所以会测出酒驾,主要原因是食物残渣在口腔内残留,通过漱口的方式,则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口腔残留食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如果车主确实冤枉,应向交警说明情况,交警会等5 —10 分钟后让驾驶员再次测试。一般来说,食用荔枝、杨梅等水果,口腔内的酒精含量会在5 分钟左右消失殆尽。

如果是酒后驾驶,呼气检测在5 至10 分钟内是难得清零的。 而对于真正酒后驾车的驾驶员,民警在进行现场的酒精检测后通常还会进行血样的采集,最终以血液中鉴定出的酒精含量为准。

---以上内容转自网络---

抖音关注汽摩频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