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丰田皇冠除了在日本生产以外,中国市场也是有投产。不过在市场变迁之下,丰田皇冠最后一辆车缓缓驶下一汽丰田位于天津的总装线,历经三代车型、驰骋中国15年的“皇冠”划下句号,而且是以相对难看的方式下台。

对比在日本拥有崇高地位、丰田皇冠在日本历经65年、传承了15代车型,早已成为日本文化的代表、更是“日本乘用车”的代名词。而丰田皇冠也很早被导入中国市场,1960年代便作为政府高级用车少量引进,1973年引进了200台第四代皇冠作为广交会的接待用车,自此丰田皇冠开始在中国市场打开知名度。

由于在80-90年代中国汽车产业正在萌芽发展的阶段,因此丰田皇冠开始成为政府、企业、出租车公司的爱好车,直到第8代车型被大量作为政府公务用车,让丰田皇冠=官车的形象奠定在中国消费者的心中,成为人人梦想拥有的日本高级车。

在2000之后,中国汽车市场开始大量成长,为了在这个新兴市场取得话语权,丰田破天荒地将丰田皇冠于海外输出生产,也就是“初代丰田皇冠”首次在中国生产,虽然该车在日本本土已发售两年,但凭借几十年的培育,丰田皇冠的形象可是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有着崇高地位,因此一上市果然引发热卖。

第12代丰田皇冠中国规格虽然完全延续日规Royal的造型和内装设计,但细节上可是有“天差地远”的区隔,为了控制成本有许多零组件都换成便宜的设计,像是铝合金板金变成了传统钢、AFS主动转向大灯和夜视系统则消失在配备栏等,动力系统更采用取消直喷技术的3.0V63GR-FE引擎(中国丰田解释油品过差、不适用于直喷系统)。

不过唯一值得嘉许的是,由于比原版车型晚来了两年,中国规格直接配备了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比日规版早了不少。

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中国首度投产的丰田皇冠以原汁原味的产品力、优异的品牌形象与蓬勃发展的汽车市场,丰田皇冠的确再度获得了成功,更将“官车”奥迪A6L打得落花流水,而当时尚未在中国市场推出现地投产的奔驰W211、宝马5系还是以高高在上的进口身份卖。

2009年,第13代丰田皇冠晚日本一年于中国生产,竞争对手依旧锁定奥迪A6L,但此时奔驰W212、宝马5系都已经推出中国本土化的加长型国产版本。因此为了提升车内空间方面的竞争优势,一汽丰田直接选用Majesta车型,其特点是更大、更舒适,当然还有更强的动力。

为了给对手“下马威”,第13代车型除了沿用上一代车型的2.5L及3.0LV6引擎,更首度导入4.3 V8车型,但依旧没有直喷系统,不过顶配车型具备气压悬挂、22个扬声器音响系统、AVS主动可变阻尼悬挂系统和VGRS可变齿轮比转向系统、车载冰箱、G-Book系统、PCS预碰撞安全系统、10气囊(顶配车型配备11个气囊)、DRCC巡航系统、IPA智能泊车辅助等,竞争力并不输同时期的德系车。

好死不死,2012年中期改款车型上,一汽丰田决定走本土化的设计,让丰田皇冠开始变得不伦不类,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销售数字开始直线下落,对手bba逐渐将丰田皇冠给超越。

2015年推出的第14代丰田皇冠不论对于日本、或是一汽丰田来说,都是个“背水一战”的产物,虽然原厂继续导入更大、更舒适的Majesta车型,但“在地化设计”又让它栽了跟头。

是这样的,当初日本团队与一汽丰田讨论时,中国团队认为第14代丰田皇冠太大胆了,应该让丰田皇冠维持宽敞车内空间来争取以往年长的客户,但又希望日本方面设计个比较不那么大胆的“年轻化”车头来吸引年轻客户,结果就是Majesta版车型基础上有着“要年轻不年轻、要老成不老成”的造型。

加上这代丰田皇冠一上市就自降身价,将对手锁定在奥迪A4L、宝马3系与奔驰Cs,结果让年轻人不想买、老一辈又觉得这造型不伦不类,而2.5LV6搭配六速变速箱的老动力一上市也被批评。

虽然这套动力系统不久后被代号为8AR-FTS的2.0TURBO四缸涡轮增压引擎取代,还比日本早了两个月推出,但这些操作也无力回天,结果就是一上市被压在地上打,二面不讨好。

在13、14两代车型在产品及营销策略上接连失误,让丰田皇冠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从天堂掉到地狱,到最后一汽丰田也不想要导入15代车型、改导入GA-L平台的丰田Avalon取代他的地位。

在黯然贩售五年多、每月几百台的销量数据之后,丰田皇冠也在四月底结束在中国的寿命,同时也宣告丰田品牌在海外市场再也没有后驱“左驾”高级车了。

对我来说,这才是丰田皇冠!可惜只有日本可以开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