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日經亞洲評論》雜誌網站5月20日刊登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克拉布特裏(James Crabtree)的文章稱,關於“脫鉤”的話說了很多,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仍將是大多數跨國公司的重要製造中心。這篇題爲《美國與中國“脫鉤”之難遠超特朗普想象》(US-China decoupling is much harder than Donald Trump thinks)的文章稱,美國總統特朗普一貫採取咄咄逼人的立場,最近更是變本加厲,宣稱“我們可以切斷”與中國的“整個關係”。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一直認爲美國在中美貿易中喫了虧,中國佔了美國的便宜,威脅讓中美脫鉤,但是日媒刊發文章稱,這是十分困難的。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雜誌網站5月20日刊登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克拉布特裏(James Crabtree)的文章稱,關於“脫鉤”的話說了很多,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仍將是大多數跨國公司的重要製造中心。


這篇題爲《美國與中國“脫鉤”之難遠超特朗普想象》(US-China decoupling is much harder than Donald Trump thinks)的文章稱,美國總統特朗普一貫採取咄咄逼人的立場,最近更是變本加厲,宣稱“我們可以切斷”與中國的“整個關係”。幾天前,他的鷹派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爲“不假思索的離岸外包時代”宣告結束而歡呼,聲稱在中國等新興國家開展製造活動的企業很快就會把生產活動撤回國內。

文章稱,比較謹慎的聲音倒是在談論多樣化,比如在東南亞增加新工廠,以補充現有的中國工廠。即便“脫鉤”正成爲後疫情時代的共識,人們也沒有考慮如何在現實中實現,更不要說是否可取了。出於一系列原因,將供應鏈遷出中國很可能會是一個比乍看上去更爲棘手的過程。

文章稱,近期內,中國有個明顯優勢,那就是其經濟已在運轉。中國製造商在馬來西亞、泰國甚至印度等國的競爭對手仍處於封鎖狀態。隨着全世界競相尋找口罩和個人防護設備的新來源,中國的生意必定有增無減。展望未來,目前完全不清楚美國或日本企業是否真想把大量生產活動轉移出中國。相比之下,像越南這樣經常被認爲是替代選擇的國家規模太小,無法提供像深圳以及中國其他製造中心那樣的專業水準、生產範圍和規模。

文章支持,如果替代選擇不那麼可靠,而且成本更高,那麼全球企業不太可能急於取消採購合同。面對政治壓力,它們未來可能會在擴大生產時轉而談論多樣化。但這種做法存在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那就是面對可怕的全球衰退,幾乎沒有多少企業能在短期內實現擴張。

最後一個原因是,跨國企業不太可能放棄中國:大多數在中國製造的產品會出售給世界上最重要的成長型市場——中國——的買家。隨着中國經濟減少對出口的依賴,中國將看到麥肯錫諮詢公司所說的“全球接觸不斷減少”。不過,這些漸進的供應鏈調整主要是由成本變化而不是地緣政治焦慮推動的,更有可能出現在玩具等低技術行業,而不是醫療產品等“戰略性”行業。

文章稱,簡而言之,所有這些都根本不是真正的“脫鉤”。許多跨國公司可能會嘗試所謂的“中國 1”策略。但從定義上看,這很可能會讓中國成爲它們的主要供應方。瑞銀集團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直言不諱地表示:“大家似乎沒有急於離開中國。”換言之,關於“脫鉤”的話說了那麼多,但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仍將是大多數跨國公司的重要製造中心。

?據悉,特朗普5月13日在接受福克斯(Fox)商業新聞電視臺採訪時,再次表達了對中國處理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方式的不滿。當被問到對中國採取制裁措施時,特朗普回應說:“我們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我們可以切斷所有(中美)關係。”他還說,這麼做美國就可以節省5,000億美元。

“切斷一切關係”被認爲是特朗普迄今爲止對中國隱瞞疫情做出的最強烈的評論。5000億美元是指美國對華貿易的逆差。

中國官媒《環球時報》5月15日刊文回應說,華盛頓的本屆執政團隊本來就對中國強烈不滿,與中國“脫鉤”的意向相當明確,現在又有了大選需求的推動,可以預見,特朗普政府接下來多激烈的對華言行都有可能往外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