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们阅读日本短歌和俳句的时候,感触最深的就是,它借助于隐喻,将主体的心情映射其中,并且通过对于景物的欣赏和感受,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敏锐的思考方式,它总是润物细无声一般以细腻的感情和日本人崇尚的自然意境相融合,无关于家国,无关于志向,只是一种个人情感的释放。古池,青蛙,水这些自然界的意向,也只是作者对于自然界的微观感受,然而,这样的微观世界中,却也融合了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用小小的自然景观来衬托时间和空间上的微妙变化和人们的情感,并且暗示了人们生命的有常和无常,小小微观世界,背后却融入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言叶之庭》是新海诚导演的代表作之一,在2013年上映之后,票房达到了1亿5000万日元。

它遵循了新海诚一贯的精致表达,在短短的46分钟时间内,利用唯美逼真的画风,细腻通达的情感以及简单缓慢的情节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爱情故事。

《言叶之庭》算是利用短歌,俳句最多的一部电影,新海诚用这样的方式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为爱情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和美感。

01,中国近体诗多“言志”,而日本短歌、俳句多是个人情感的释放

日本的短歌和俳句是构成日本人的重要精神世界,俳句是日本的一种古代短诗,由中国古代绝句的形式演变而成,短歌有五句三十一个音节,是一种日本传统定型诗,格式为“五-七-五-七-七”的排列顺序。

我们国家的近体诗喜欢“言志”,利用对仗工整的方式将个人情感和家国情怀以及民族情怀融入其中,比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一首唐代诗人王翰在他的《凉州词》,四句话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表现出了很强的工整性和对仗性,用“葡萄”“美酒”等意向来反衬战争的激烈,渲染了将士们出征之前盛大华丽的酒宴和痛饮的酣畅淋漓,表现了战争们将生死置之度外,以保家卫国为荣的旷达和奔放情节,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怀。

日本的短歌追求的是言外有音的思想和弦外之音。

在日本中世,藤原俊成等歌论家初步奠定了其美学范畴和内涵,以崇尚“余情”为核心,讲究“境生象外”,在发展中丰富了它的内容。是日本美学观中一个最重要的审美意识。

在我们阅读日本短歌和俳句的时候,感触最深的就是,它借助于隐喻,将主体的心情映射其中,并且通过对于景物的欣赏和感受,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敏锐的思考方式,它总是润物细无声一般以细腻的感情和日本人崇尚的自然意境相融合,无关于家国,无关于志向,只是一种个人情感的释放。

和西方热情奔放的告白方式不同,从万叶时期开始,日本人对于爱情的表达都较为传统含蓄,万叶时代,男女喜欢和歌,喜欢用短词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完成对爱情的表达——

隐而不露,具有清幽恬静之美。

02,《言叶之庭》的短歌,俳句元素使用

新海诚善于抒发爱情,他的作品中都是通过少男少女的爱恋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多以15岁到22岁的学生为主,比如《秒速五厘米》中的男女主角贵树和明理,比如《追逐繁星的孩子》中的渡濑明日菜和瞬。

然而,在这些作品中,他们的爱情多是呈现出“孤独者”的单恋抒情,或者是心怀思恋的等待,或者是天各一方的的孤独展望。

当然,电影《言叶之庭》也没有跳出这个既定的风格设定,电影中,提到了俳句和短歌的次数超过了四次,导演在利用这样传统的表现手法抒发感情的同时,也为这一份纯美的师生恋情笼罩上了一层传统的美。

开头秋月孝雄和雪野百香里吟出来的这一首短歌,从开始就为男女主角的情感发展做了铺垫。这一首诗来源于《万叶集》。“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即使天无雨,我亦留此地,”

这一首短歌成为了他们之间的定情“信物”,既表明了双方邂逅的时间,地点,也包括彼此之间的坚守。

男主角秋月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和母亲,哥哥相依为命,然而,母亲却因为自己的男朋友,选择离开了家庭,哥哥在无奈之下也走开了。

他小时候的志向是做一名制鞋匠,然而,自己却一直没有找到能够为他做“脚模”的人,当遇到雪野老师之后,两人的感情升温,

而和他邂逅的雪野老师,也是一个内心孤独的人,她因为失恋被同学们所排斥,他们在相遇的时候,之所以能够一拍即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两个人共同的孤独。

”雨停了,你会留下来吗。”

“如果你要我留下来,我就留下来。”

03,淡雅,微观,与自然共生

日本四面环海,在这座岛中,历经了自然万物,从生长到成熟,从衰落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与自然共生反映在了每个文学作品中,这样的独特自然观念,让他们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都呈现出了以自然为主,用自然界刮风,下雨,电闪雷鸣来表达人物内心的喜悦和悲哀之情。

比如,非常有名的徘圣松尾芭蕉的《古池》中写过这样一首俳句:

“闲寂古池旁,

青蛙跳进水中央,

扑通一声响。”

古池,青蛙,水这些自然界的意向,也只是作者对于自然界的微观感受,然而,这样的微观世界中,却也融合了大千世界的千变万化,用小小的自然景观来衬托时间和空间上的微妙变化和人们的情感,并且暗示了人们生命的有常和无常,小小微观世界,背后却融入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在电影《言叶之庭》中,电影的风格是素淡雅致的,在电影中舍弃了热情奔放的红,明亮外放的橙,而是采用了深浅不一的绿色。

作为男女主角相遇的重要红娘“亭子”,这一所庭院是新海诚按照横跨东京涩谷区与新宿区的公园“新宿御苑”一比一绘出来的。在这个庭院中,深浅不一的淡雅颜色颇有层次感,碧绿色的庭院,碧绿的树木,碧绿的荷塘,几乎不掺杂杂质,这样清新淡雅的审美观,淡雅朴素的品质融合了日本人追求的审美情趣。

而男主角穿的白色衬衣,黑色毛衫,女主角米白色,褐色的小西装都和这个亭子保持着一致的色调,在这样一部生机盎然,充满绿意的公园亭子中,不被理解的心酸,无法排解的忧愁,难以言说的痛都体现的更为生动的自然。

04,短暂与无常的审美观

在《万叶集》中,有这样的描述:“远从天地始,世间即无常。”

日本人的“无常观念”来源于传统的佛教教义,指的是一切的事物都会变化消失,没有相对固定的形态。

佛教传入到日本还要追溯到公元6世纪,在当时,日本思想层面的理论相对匮乏,这也为佛教的传入和生长提供了土壤,经过了时代的洗礼,从而演变成为日本的一种审美文化。

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短暂而无常的,虽然美好,但是却有着昙花一现的美丽。

《徒然草》中有这样的说法:“无论任何事物,圆满,美好都是不好的,如果保持着残缺的状态,才是更有情致的。”

他们认为,再美丽的东西都会消失,世间万物变化无常,这也是日本人喜欢樱花的一个原因,当樱花开放的时候,人们沉醉于它的美丽之中,当落英缤纷的时候,人们不得不问它的短暂绽放而失落和孤寂。

这样的无常之美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也表现在了影视作品中。

在电影的一开端,男主角秋月孝雄表达了自己对于天气的感悟:

“小时候居住在山里,天空要比现在近很多,而如今来到城市里,就非常喜欢下雨,我喜欢下雨中带有着天空的气息。”对于孝雄来说,下雨是一种自然气象,虽然很美,但是很短暂,象征着短暂和无常。

在电影中,雪野和秋月的爱情是不受世人认可的,他们的年龄,身份,所处环境都相差甚远,他们的恋爱之路注定是充满艰难的,是符合日本的“无常观念”的。

在磅礴的大雨中,故事也发展到了高潮阶段,雪野向孝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感谢他陪伴她度过的开心和悲伤的时光,大雨中,秋月飞奔下楼,在楼梯的拐角处,他们相遇相拥。

不管是电影刚开端的小雨霏霏,孝雄口中的“雨”,还是最后的电闪雷鸣,大雨磅礴都代表着一种“无常”,对爱情,对人生......

05,最后的话

爱而无常,爱而不得。

对于新海诚来说,唯美的画风,细腻的表达,唯美的抒情是电影中一贯坚持的观点,和其他作品相比,《言叶之庭》算是一个突破,通过了对短歌,绯句的应用,为这部电影奠定了淡淡的悲伤氛围,这样的叙述方式对当代的电影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