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几天的新闻里介绍了山东一些高校准备开学的事项,毕业生确实是需要回到学校继续做论文、毕业展等一系列的事情,但有些毕业生认为不需要回学校也可搞定论文,甚至有都已经找好了工作岗位。其实无论返校与否,都希望这次疫情可以尽快地过去,希望各位毕业生可以再返回校园看一看自己心仪的ta,在自己即将毕业马上要踏入社会时,希望可以保留一份属于学生时代的美好和纯真。

  很快要线上论文答辩了,作为大四毕业生的我有些紧张。

  前几天收到了辅导员打来的电话,询问我对回校有什么意见,方不方便回来,还说回来也就是只拿了行李就可以当天回去了,听到这里,心里突然有一些难受。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是关于如何看待高校毕业生返校的,文章里说了很多。不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像武汉等严重性突发城市,估计这学期会采取“停学不停课”的策略,这学期开学的可能应该不会很大;像西北等边疆地区,已经开始开学,进入到正常的校园生活中,忙活着毕业生的论文答辩工作。

  除了这两类以外,还有一类学校,就是像我们山东、浙江、河南等中原地区,这些地区人流量大,学生多,但是并没有像湖北疫情达到极其严重的地步,也没有像边疆地区疫情那样轻缓,而是处在一个中间地段,这就给了学校很大的一个考验。

  到底是完全开学?还是湖北一样继续保持现有状态,进行网上学习?

  这几天的新闻里介绍了山东一些高校准备开学的事项,毕业生确实是需要回到学校继续做论文、毕业展等一系列的事情,但有些毕业生认为不需要回学校也可搞定论文,甚至有都已经找好了工作岗位。

  “疫情结束了,我的青春也没了”我想,大概这就是很多毕业生想说的话吧。

  毕竟今年的毕业季是如此的特殊,从来没有哪一年的毕业生在临近毕业了还依然在家里蜗居着。这些毕业生们期待着再次的开学,期待着再看一眼待了四年的地方,期待着在疫情结束之后再次见到这个梦想开始的地方。

  我们花了十年寒窗,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的风吹雨打,才走进了这所或许并不好,但却是承载我们一段青春的地方。我们在这个被无数高中学子梦寐以求渴望进来的学校里,感受到了真正青春的开始,迎接到了青春的结束。在懵懂的18岁,一个人提着行李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到了如今已经是大四的我,再次来到这里,这种感触应该每个毕业生都心有体会。

  可以说,今年的毕业生,遗憾一定会很多,可能他们没有了毕业照,没有再逛一次校园的机会,也没有再和同学聚一次的洒脱,甚至没有好好感受道别的悲伤和毕业狂欢的快乐。知道结束了,虽然很难面对,很不舒服,但是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因为疫情,我们有太多的话没法当面诉说。

  其实,就自己心里来说,还是建议大学生返校的。都说大学生返校,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但是不开学心里还是挺着急的。每个人有每个人想做的事情,如果一直呆在家里,会有很多想做的事情无法完成,而且我相信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拥有自律的人还是少的。

  我也知道说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不返校是保护学生们的安全。但现在社会上基本已经复工了,复工的流动性并不比大学生开学的流动性小。如果各大学校可以做好相应的措施,对于毕业生们来说还是希望开学的,希望尽快地融入到最后的学校生活中,去看一眼数月不见的学校,去看一眼许久不见的同窗。

  其实无论返校与否,都希望这次疫情可以尽快地过去,希望各位毕业生可以再返回校园看一看自己心仪的ta,在自己即将毕业马上要踏入社会时,希望可以保留一份属于学生时代的美好和纯真。对于还没有毕业的学生来说,希望可以做好防护准备,主动配合学校老师工作,一起度过这次疫情大战。

  最后借用王安石一句话:“莫为浮云遮望眼,守得云开见月明”,希望跟我一样的大学毕业生们的开学可以顺顺利利,在仅有的时间里能够遇见自己想见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