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学习“枫桥经验”建立多元机制

筑牢基层矛盾化解“第一道防线”

武平县人民政府信访局近年积极探索实践“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机制改革,通过组建信访志愿服务队、信访评理室,建立“访调对接”工作机制等,创新信访服务力量,实现多元社会力量助推信访矛盾化解,共同筑牢基层矛盾化解“第一道防线”。

▲2020年5月15日,信访志愿者在县信访局接待来访群众,参与纠纷调解。

信访评理 定纷止争

“感谢评理员帮助调解纠纷,我心情舒畅多了!”9日,武平县桃溪镇新贡村村民兰某旺对镇信访评理员及时解决群众诉求的好做法,连连跷指点赞。

原来,兰某旺去年建房时,与本村村民蓝某生因房屋排水土地使用权归属产生纠纷。桃溪镇收到其信访诉求后,第一时间召集由镇信访办、综治办、司法所等评理员组成的信访评理小组在镇信访评理室进行评理调解,并现场调查取证。通过一天的有效信访评理,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武平县高度重视信访评理室建设,已建立县级评理室1个、乡镇(街道)评理室17个、村级评理室127个。乡镇(街道)、村级评理室通过整合乡镇综治中心、信访办、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委会等力量,积极开展信访评理,辨明是非、释法析理、定纷止争。目前,全县信访评理室共评理案件123件,化解矛盾纠纷116件。

▲上述报道中桃溪工作人员现场调查取证

信访志愿 无偿服务

去年7月一天傍晚,信访志愿者赵添莲在市场买菜时,突遇一起欠债不还钱的矛盾纠纷。在现场,当事人情绪非常激动,还手举菜刀,揪住欠债人脖子逼着他还钱。情况危急下,赵添莲不顾个人安危,捕捉时机抢下了当事人手里的菜刀,并一边苦口婆心劝说当事人,一边以诚信事例感动欠债人。一个小时后,通过反复以情感人、以理化人,最终让双方达成一致,一场因欠债不还钱纠纷可能引发的伤人事件得以圆满解决。

武平县积极推动信访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去年3月30日“武平县信访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来自各行各业、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群众、干部、律师、医生、企业老板、老同志等38名爱心人士成为首批信访志愿者。他们深入各村居、社区,及时排查矛盾纠纷,并利用各自优势积极开展志愿调解服务,能解决的现场协调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立即上报相关单位,提前介入,让矛盾不扩大。

去年10月,中远上城小区居民刘某因半夜做家务影响邻居休息,原本和睦的两家人为此争吵不断,变得关系紧张。同住一个小区的信访志愿服务队队长石庆峰、队员李炳仁获悉后,立即上门劝解、调和,事件得以化解,双方握手言和。

▲2020年5月11日城厢镇在镇信访评理室开展信访评理

访调对接 合力化解

去年6月13日,武平县平川街道东门市场西南方向一处小山坡因持续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路边临时停放的多部车辆被掩埋。在这场自然灾害中,钟某峰不幸身亡。灾情发生后,武平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开展现场处置,并立即组织县信访局、县司法局、平川街道办等相关部门联合启动“访调对接”机制,就死者家属相关信访诉求联合参与信访调解。最终,这起在武平当地有较大影响的信访案件圆满化解,信访人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签订了息诉息访协议书。

武平县信访局去年联合县司法局出台“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全县设立“访调对接”工作室18个,由综治信访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委员会参与信访案件调解,加强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纠纷化解衔接工作,最大限度将信访问题化解在当地。通过“访调对接”机制,全县目前已化解信访案件9件。

▲2020年5月15日,信访志愿者在县信访局接待来访群众,参与纠纷调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