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藩王死了,长子为什么没有承袭爵位。谁都知道王比侯爵位高,藩王之子封侯,这种事只会出现在没法继承藩王爵位的其他儿子身上。

大家好,我们的小楠姐聊生活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这部剧不少人吐槽,特效马虎、演技无彩、剧情拖沓,这些我都能忽略,可是常识错误就没法忍了。太子平原王早逝,太子幼弟即位,太后忌惮平原王长子战功赫赫,为他指婚家族败落的辽东郡主,并赐爵镇北侯。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剧情,却有多处违背常识,宗法制上的常识。
宅在家有些日子了,这段时间自然会做些平时少做的事,比如说看片,于是,除了《大明风华》,新出的剧我都点开看看,作为消遣也都还好,除了《上古密约》。这一部,因为吴磊,我点开了,但半集弃剧!
首先,既然是太子,为什么又是藩王?藩王都有封地,太子是国本,怎么可以远离政治中心在外为王?
既是太子又是藩王这种情况可不多,如耶律阿保机的太子耶律倍被封为东丹国王,统辖渤海国故地。这件事导致了一个后果,那就是——丢了皇位。阿保机突然病死,耶律倍赶紧往回赶,但他毕竟是在外地,怎么也比不上近水楼台的二弟耶律德光。在母亲述律平的支持下,耶律德光即位,耶律倍沦落到要投靠后唐保命。唐初李建成军功不如李世民,也和太子轻易不出京有关。
太子死了,没有另立,那受过册封的太子长子就该是太孙,建文帝即位就是因为这个。
其次,忽略第一条,仅说藩王。藩王死了,长子为什么没有承袭爵位?
西周宗法制是在商朝内乱得到的教训中建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延用数千年。这制度不见得有多好,但在古代避免了很多纷争。
至于爵位,有推恩,有每代降爵,也有世袭的铁帽子王,明朝很多,清朝有名的如雍正时有怡亲王,乾隆时有和亲王。那么,平原王死了十年了,嫡长子为什么没有承袭爵位?退一步,即使是降爵,嫡长子也该在父亲去世时就承袭了爵位,要知道,藩王是藩国之主,国不可一日无君。难道是因为有过错?如果藩王有过错,直接撤藩即可;如果嫡长子有过错,那承袭爵位的就会是嫡次子,以此类推。总之,爵位在,有嫡子,父子都没错却不承袭的情况不可能出现。
再次,且不论藩王死了十年,世子还没承袭爵位的怪异,就算忽略以上两条,藩王世子因功封爵,藩王爵位就没了?不可能!
藩王世子因军功得爵,爵位比王低,这事有人愿意吗?要削兵权都是明升暗降,如狄青。有大功,削了兵权还降爵,不想造反都不是正常人思维。谁都知道王比侯爵位高,藩王之子封侯,这种事只会出现在没法继承藩王爵位的其他儿子身上。藩王嫡长子承袭藩王爵位,嫡次子封侯,这个可以有,而且是荣耀。藩王世子因功封侯,藩王爵位无人承袭,那就等于撤藩,谁也不是傻子,即使真有这情况,嫡次子当仁不让就该去承袭藩王爵位。在现在也是一样,哥哥自己有钱出去单过了,明说了不要遗产,父母留下的财产该不该全由弟弟继承?交公?怎么可能?有人要弟弟这样做,我想这弟弟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这部剧还有别的不妥吗?有!但是没有必要说了,上面三条足以,足以弃剧。常识是基础,并不高深晦涩,没有基础,哪来的高层建筑?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