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对慢阻肺并不了解,慢阻肺就像藏在身体里的“一把慢刀子”,从发病到形成,一般5~10年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在这期间患者不易察觉,可一旦发现就比较严重了。

慢阻肺是以持续性呼吸道症状及气流受限为特征,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是气道和肺部的炎症引起气道、肺部的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出现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也就是“透不上气”。但是慢阻肺是一种可以治疗和预防的疾病。

慢阻肺离你有多远?

慢阻肺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很多患者仅仅表现为晨起后咳嗽,咯白色泡沫痰,他们通常认为吸烟有点咳嗽,咯血很正常,殊不知,这时候不加以警惕。再等到出现活动后气喘时,病情已经发展到中重度了。

可以通过以下5个问题进行简单的自测:

1、你经常咳嗽吗?

2、你经常咳出粘痰吗?

3、你在爬楼梯、散步等日常活动时容易出现胸闷、呼吸困难?

4、你超过40岁吗?

5、你现在吸烟或曾经吸烟吗?

如果有3个或3个以上的问题回答“是”,那就应该向医生咨询,是否进行肺功能检查,明确有无慢阻肺。

慢阻肺能彻底治愈吗?

慢阻肺通过治疗还不能够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但是只要患者能够及时的治疗和认真护理,是完全可以达到临床控制不复发的效果,而防止慢阻肺进一步恶化!

慢阻肺的四大误区:

1、治疗没多大用!

不少慢阻肺患者认为治疗对疾病没什么用,有些索性不治,有些甚至拖到病情很严重时来开始治疗。

事实上,药物所起的作用非常大:

长期规律药物治疗可以预防急性加重,减少其发作频次,延缓肺功能下降的速度,从而延缓疾病进展。

2、治疗“见好”就收

很多患者当病情进入症状轻微的稳定期后,就开始放松警惕,治疗时断时续,随意停药。

疾病在“稳定期”:一旦见好就收,不仅无法获得稳定持久的治疗效果,反而容易导致病情反复;

疾病在“急性加重期”:一旦发生急性加重,立即进行就医治疗,运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激素等尽快控制病情。

3、激素不能长期使用

不少患者认为使用激素副作用大,偶尔用用可以,但不能长期使用。

如果患者因担心长期使用激素会有副作用而拒绝用药,反而会提高急性加重的发生风险。到病情加重时,患者进行一段时期的全身激素治疗,副作用更大。

4、力气不足不宜活动

很多慢阻肺患者一运动就会觉得呼吸困难,自觉疲劳乏力,认为需要休息,所以不应运动。

大多数患者经过治疗后适当的锻炼不仅能缓解慢阻肺患者气喘、胸闷的症状,还能预防一些其他疾病的发生,对患者是有益的。

专家表示:咳嗽、咳痰、气喘是慢阻肺的典型症状,然而,慢阻肺的早期容易被忽视,而当患者出现气促等症状时,肺功能可能已经损伤50%以上,并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所以建议,40岁以上的人群,尤其是烟民,最好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监测,有助及时发现慢阻肺的病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