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尘封书籍海洋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有一次,曹植乘车出行,私自打开司马门而出,这是违反禁令的,曹操知道后非常生气,随即便将赶车的官吏处死,并下令严禁诸侯们违犯制度。曹操说:“自临淄侯曹植开司马门私出后,使我另眼看待此子了。”还有一次,曹操登高台,恰好看见曹植妻子穿着华丽,曹操本人是崇尚简朴的,于是便以曹植妻犯服饰制度,将其处死。
建安十三年,经历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此时的东汉朝廷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建安十八年,曹操被封为魏王,以丞相领冀州牧。此时的曹操已经是大权在握,虽然只是一个王,但实际上已经和皇帝无异了。当时还有大臣劝他称帝,但曹操出于对政治上的考虑,并没有答应。
曹操说:“如果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很显然,曹操将改刘汉为曹魏的宏伟使命交给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们去完成。而在这种情况下,立谁为将来继承基业的王太子,就是十分重要的问题了!
我们知道,曹操一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长子曹昂在早年跟随曹操南征张绣的时候不幸阵亡了。曹昂死后,曹丕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诸兄弟的长兄了。
在曹操的这二十五个儿子中,除了曹丕、曹彰、曹植、曹熊是曹操正妻卞夫人所生之外,其余皆为庶生。从嫡子继承制的角度来看,除了这四人之外,其余的儿子是没有资格被选立为继承人的。因此,如果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话,那么曹丕自然就是不二人选。
虽然曹丕“文不如曹植,武不如曹彰”,但是却本身也是一个能文善武之人。要知道,在建安十六年的时候,曹丕就被封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所以按理来说,曹丕被立为继承人是必然的。
但事实并非如此!曹丕此刻面临的并非是一个循规蹈矩的父亲,而是一个拥有雄才大略,被世人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更何况,曹丕还有几位才识卓越且雄心勃勃的兄弟,所以继承人的桂冠是不会轻易落到他身上的。
那么究竟是谁会对他的继承人之位造成威胁呢?
首要威胁——曹冲
首先对他造成威胁的便是他同父异母的小弟“曹冲”。
曹冲聪明过人,据说在他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有成年人一般的见识和智慧了。而关于他的故事,我们也大都耳熟能详,比如“曹冲称象”、“打开城门释放马腾派来的刺客”等等。这些事不仅表现出了曹冲的聪明智慧,更让曹操对他格外青睐,欲有立他为继承人的想法。
不过,曹冲的寿命并不长,建安十三年,年仅十三岁的曹冲便病死了。这令曹操十分悲痛,曹丕劝父亲不要太伤心,曹操却说:“这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兄弟的大幸。”
所以由此可见,如果曹冲在的话,那么继承人选很可能就是他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后来曹丕当上皇帝之后,还经常说:“假若仓舒(冲字)在世的话,我也不会有天下”。
次要威胁——曹植
在曹冲在世的时候,曹植只是曹丕的次要威胁而已,但是等到曹冲去世之后,曹植便转而成为了曹丕的主要威胁了。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似乎曹植只是一个文人,但实际上并不是,曹植同曹丕一样也是一个能文能武,胸怀大志的人,论才思敏捷,比起曹丕来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植平时生活简朴,不尚华丽,每当曹操问他以军国大事的时候,他都能应声而答,因此曹操对他特别宠爱。
有一次,曹操为了观察曹丕与曹植的能力,便让曹丕和曹植从邺城一城门中出去,同时又密令守门官吏不准放走任何人。曹丕来到城门前,没法出去,只得调转马头回府。曹植便去请教杨修,杨修告诉他:“你奉王命出城,如果门吏阻挡,可将门吏斩了。”曹植依照杨修之言而行,事后,曹操果然认为曹植比曹丕有能力。
后来,曹丕被封为五官中郎将的时候,就开始培植自己的势力,一时间曹丕府中宾客如云,好不热闹。曹植虽然文才优于曹丕,但是在政治斗争中却不是曹丕的对手,论筹谋夺权、治理国家,曹丕比曹植还是要强很多。因此朝中很多官员都依附在曹丕门下,而不依附在曹植门下。
在这些事件过后,曹植渐渐在曹操那里失宠,而这也就再无与曹丕争夺继承人之位的可能了。
至于说还有一个儿子曹彰,虽然武艺高强,但是政治头脑却十分欠缺,不是当皇帝的料,曹操自然不会将继承人大位传给他,因此他也不会对曹丕造成威胁。
建安二十二年,曹丕终于被立为魏王太子,时年三十一岁。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头疾又犯,不久在洛阳病逝。后来在朝廷大臣的劝进下,曹丕正式称帝,改元黄初。
参考文献:《三国志》、《魏晋南北朝史》;
以上图片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