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居民朋友们出门戴好口罩,注意防火防盗……”5月23日傍晚,江岸区车站街道辅堂社区尚德里9、10号楼里,熟悉而亲切的声音定时响起。居民刘汉华拿着小喇叭,从19楼开始,依次往下,走到每一层楼道仔细巡视。

(图为自管组拿着小喇叭在楼栋附近巡视 记者陈俞 摄)

16人自管组队伍主动坚守社区防控一线▼

居民刘汉华是该楼栋自管组成员,疫情以来,这支由16人组成的自管组队伍,坚守疫情防控一线。转为常态化防控后,他们填补值守力量空缺,替社区守好大门,帮居民看好“家门”,让居民宅家安心、出门放心。

据了解,尚德里9、10号楼,建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是老小区,为发动居民自我管理,在社区党委组织下,老党员庄珊林带头,楼栋党员、居民纷纷报名建起自管组。更换电梯、清理杂物、规范停车……居民反映的问题,自管组逐一解决。

(图为自管组日常巡视 记者陈俞 摄)

疫情暴发后,自管组成员主动站了出来。4部电梯每天消杀5次,大楼每天巡查两遍,他们还承包了给楼栋80多名孤寡、残疾等困难群众上门送菜的任务。楼栋里有位独居高龄老人,患有中风,自管组成员每隔两天就上门,看望老人,帮忙买菜送菜。

每天早晚逐层巡楼曾避免了一起火灾▼

“我们这里老人多,为防止意外发生,疫情期间,我们每天会安排专人早晚巡楼。”庄珊林介绍,巡楼主要查看有没有老人遇到突发情况,楼道水管是否有漏水,有没有垃圾需及时清理,同时谨防火灾等隐患发生。

由于经常巡楼,自管组成员罗水香每次出家门,都会习惯性地走到楼上楼下转两圈。5月初,就因为“多转了两圈”,大楼避免了一起火灾的发生。

“那天大概下午一点多,我准备出门,习惯性地走到楼梯间上下看了看,没想到看到楼上有一股浓烟。”罗水香警觉起来,她循着烟雾方向,一层层往上找,最后来到12楼的一户居民家,敲门却无人应答。“都是多年的街坊邻居,基本知道哪一户住的是谁。”罗水香立马想到,房主可能在楼下的工作室上班,她立马拨打了119,并赶到楼下找到房主。

从发现火情到通知房主赶回家,前后不到十分钟。“房门打开后,看到厨房的电线和锅炉都烧起来了,屋里都是烟,还好火势不大,很快得到了处理。”罗水香说。

(图为自管组成员在小区门口值守 记者陈俞 摄)

楼栋环境越来越好“有他们在,我们更安心”▼

随着下沉干部撤离,社区面临着防控值守力量不够的问题。5月2日开始,经社区协调,自管组成员每天安排4人,到值守点轮流值守,值班时间为每天早上8点至晚上6点。

每次出门,居民杜晓静就会热情地和值守人员打招呼,并积极配合扫码测温。她告诉记者,自己曾搬走过一段时间,后来有了自管组,楼栋环境越来越好,自己就搬了回来。“疫情期间他们忙进忙出,为我们做了不少事,有他们在,我们更安心了。”

“这样一批热心的老党员,在居民中有号召力、凝聚力,社区交给他们来守,我们也非常放心。”辅堂社区书记柴峻说。

(图为自管组成员在小区门口值守 记者陈俞 摄)

长江日报出品 记者:陈俞 通讯员:刘培 何萍 制作:费吟梅 校对:刘永杰

【编辑:刘益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