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清初的时候,由于清廷在北京周边大肆跑马圈地,每个八旗士兵都分到了约三十亩田地和北京城内的住房,田地的收入再加上清廷发给的军饷,旗人的经济状况是比较可观的,一个普通八旗士兵的待遇甚至比一个普通的七品文官还要强。在旗人人口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清廷所额定的八旗兵名额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从清初到清末一直是20万人左右。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水之秋,无授权禁止转载
“八旗子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它原本是指清代被编在八旗体制之内的青壮年男子,只用于表明身份,并无褒贬之意。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它却变成了一个充满贬义的词汇,人们一说到这个群体,就会想到一群整天提笼架鸟、看戏斗蛐蛐的纨绔子弟形象,由此,“八旗子弟”也就成了“游手好闲、养尊处优、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的代名词。
那么,清代的“八旗子弟”真的过的是这样的生活吗?笔者通过查阅一些史料发现,这样的说法其实是有失偏颇的,清代的“八旗子弟”中,真正每天提笼架鸟、看戏斗蛐蛐的纨绔子弟是少数,大多数八旗子弟过的其实是比较贫困的生活。
(一般人印象中的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形象)
众所周知,清朝入关以后,以八旗军作为国家武装力量的核心。为了保证八旗军的战斗力,不允许旗人从事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种行业,普通旗人也不准参加科举考试,只给旗人留下当兵打仗一条出路,因此普通旗人的经济来源就只有清廷所发的军饷这一项。在清初的时候,由于清廷在北京周边大肆跑马圈地,每个八旗士兵都分到了约三十亩田地和北京城内的住房,田地的收入再加上清廷发给的军饷,旗人的经济状况是比较可观的,一个普通八旗士兵的待遇甚至比一个普通的七品文官还要强。但是,好景不长,清廷为了缓解民族矛盾,从顺治年间开始禁止圈地,到了康熙年间,八旗士兵就无地可分了,只剩下军饷一项收入。而与此同时,随着入关之后生活变得安稳,旗人的人口开始大幅度增加。在旗人人口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清廷所额定的八旗兵名额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从清初到清末一直是20万人左右。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大家子旗人只有一个旗兵名额,其他人什么行业也不能做,全家人只能靠这一个旗兵的军饷生活的状况。而八旗兵的军饷是否丰厚呢?如果按清初的标准还算是丰厚的,但是经过了康雍乾三代130多年和平安定的环境,清朝的社会经济大大发展了,再加上长期的对外贸易顺差,海量的白银在这个时间内流入中国,由此带来了较为猛烈的通货膨胀。然而八旗兵的军饷却依然是清初制定的标准,这就好比拿着50年代的工资水平在现在生活,又不能干别的兼职赚钱,那不穷就有鬼了!
(旗人家庭普遍人口多,这是清末北京的一个旗人家庭合影)
旗人的这种普遍贫困化的状态从康熙时代就已经有了苗头。当时在清朝宫廷里服务的法国传教士白晋注意到:“在北京为数众多的八旗兵中,有一大部分由于债台高筑而陷于极度贫困,他们的军饷大部分都付了债款的利息。”甚至康熙帝的侍卫们也有不少人债台高筑。在这种情况下,清初入关时跑马圈地分到的土地大多都被这些债台高筑的贫困旗人卖掉或者典当掉了。虽然清廷后来帮着赎回了一部分土地,但是所谓救急不救穷,旗人的贫困状态得不到解决,这些土地很快又被再次卖掉或典当掉了。土地没了,光靠军饷收入,旗人经济上就更加窘迫了。到了乾隆时代,旗人贫困的状况更加严重。据清廷官员的奏报,当时吉林地区的旗人,有近三分之二都成了贫困户,很多人实在活不下去,只好放弃旗人身份,逃亡他乡谋生。而在北京地区,也有大量旗人陷入极度的贫困之中。特别是那些被清王朝征召作战阵亡的旗兵的父母、妻儿,除了一次性领到一份抚恤金以外,再无经济来源,他们的境况最为凄惨。在乾隆时代,清廷尚有财力对这些贫困的旗人稍加救济,到了嘉庆以后,由于清廷国力日衰,财力匮乏,再也无力救济贫困旗人了,统治者感觉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所以干脆连谈也不愿谈这个问题了,广大的下层旗人当然就只能在贫困中日益沦陷了。其实,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只要对没有当上兵的旗人放开自谋生路,同时对已经不堪用的八旗军进行汰劣存优,对留下的能用的八旗军提高薪饷待遇,再假以时间,就能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困局。然而清朝后期的统治者早已失去了祖先的进取心和敢于变革的锐气,唯知谨遵祖训,抱残守缺,当然也就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了。
(晚清老照片,一群八旗士兵在广州六榕塔下合影。这些人能当上八旗兵领到军饷,在旗人中已属于幸运者)
(晚清八旗子弟写真,能有田耕种已经算不错)
话说回来,提笼架鸟、看戏斗蛐蛐的旗人纨绔子弟也还是有不少的,要不然影视剧中也不会出现那么多八旗纨绔子弟的形象。但这些人大多都出身于旗人中的官宦家庭,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官二代。这样的人,实际上也不仅仅是旗人的专利,可以说直到现代社会,这种人一直存在。参考文献:《八旗通志》、白晋著《康熙帝传》、《清高宗实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