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优势融合强链方面,《方案》表示要探索打造人工智能“济青一体化”发展模式,引领带动济青周边区域乃至整个山东发展,强化政策协同的制度衔接,共享公共服务的普惠和便利,推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能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此外,《方案》还明确了龙头企业建链、重点产品延链、平台建设补链、优势融合强链四大实施路径,促进人工智能产品链、资金链、人才链全生态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向终端产品迈进、向新增长领域集聚。

集微网消息,近日,山东省工信厅发布《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融合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以人工智能赋能山东制造业,力争到2025年,以济南、青岛为龙头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初步建成,先导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达到300亿元左右,并带动相关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

《方案》提出着力实现“三个一批”,包括:形成一批具有引领性的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测评公共服务平台,培养壮大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云计算中心、浪潮云计算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超算中心等综合性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一批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的新模式,推动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能轨道交通等领域全生命周期的运用更加普及。

此外,《方案》还明确了龙头企业建链、重点产品延链、平台建设补链、优势融合强链四大实施路径,促进人工智能产品链、资金链、人才链全生态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向上下游延伸、向终端产品迈进、向新增长领域集聚。

在重点产品延链方面,《方案》指出突破智能计算设备;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视频图像识别系统;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软件及终端产品等一批重点人工智能产品,打造具有山东特色的优势产品及产业集群。

在优势融合强链方面,《方案》表示要探索打造人工智能“济青一体化”发展模式,引领带动济青周边区域乃至整个山东发展,强化政策协同的制度衔接,共享公共服务的普惠和便利,推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能轨道交通等优势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

据悉,2019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支持山东省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先导区建设采取“一区两翼”模式,构建贯穿产业链、创新链的跨区域人工智能创新生态,促进人工智能与山东省优势产业尤其是制造业、医疗、家居、轨道交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应用。(校对/小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