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诊断性乳腺X 线检查是对临床上有症状的女性,或是对筛查中发现的可疑患者行进一步检查以获取可能的异常影像的方法。图2 乳腺异常结构的影像实例——X 线与超声的比较。

乳腺检查技术主要分两大类:

第一类是无创的检查,包括临床体格检查和常用的超声(sonography)、乳腺X 线摄影(mammography)、MRI、CT、乳腺组织弹性成像检查(elastography)等影像学检查。

第二类是有创的病理学检查,如细胞病理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常用的方法有细针穿刺、粗针穿刺、病理活检等。

本文就乳腺检查技术常用的超声和X线摄影进行介绍。

乳腺超声

优缺点要记牢

乳腺超声(sonography)诊断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最初由于探头频率低,仪器分辨率差,临床价值有限,发展缓慢。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高频探头频率突破7.5MHz,以及彩色多普勒对肿瘤和淋巴结血供情况的研究,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上显示出其优越性。超声诊断的优缺点有哪些呢?

优点有:

(1)无任何损伤,适合任何年龄段女性检查;

(2)无检查盲区,任何部位都可检查;

(3)对软组织有良好的分辨力,能够清晰显示乳腺各层次结构;

(4)判断肿块的物理性质(囊、实性)(图1 ~图3);

(5)根据声像特征,结合血流特征,判断肿块良恶性;

(6)超声引导下可做穿刺、活检及治疗。

缺点有:

(1)难以发现乳腺X线提示的钙化病灶;

(2)实性病灶均为低回声,1cm以下的低回声图像缺乏特异性,无血流或血流信号不明显,超声很难判断;

(3)腺体结构异质性和受检乳房面积较大,容易漏诊较小病变;

(4)对操作者知识面、细心程度、经验等主观因素依赖强。

图1 正常乳腺结构的超声图像

A. 可以清晰显示乳腺皮下组织、导管、腺体层、腺体后组织、胸大肌等;B. 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超声对囊肿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图2 乳腺异常结构的影像实例——X 线与超声的比较

46 岁女性,乳腺内可触及肿块,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A. 乳腺X 线CC 位摄影显示边界不清楚肿块;B. 超声垂直放射切面上显示对应部位为一单纯囊肿

图3 乳腺异常结构的影像实例——X 线与超声的比较

47 岁女性,发现左乳外上肿物。A. 乳腺X线MLO位上显示为3.5cm 的致密肿块(箭头);B. 超声图像上显示这个区域有一1.4cm的囊肿,认为是良性病变;C. 乳腺X 线图像显示12 个月后的随访结果:肿块明显增大,大小为7.0cm(箭头),并伴有腋尾可疑淋巴结肿大(**);D. 超声图像显示,12 个月后的随访,1.4cm 的囊肿仍然可见(**),但位于一6.5cm 的厚壁囊性肿块(箭头)前方,该厚壁囊肿病理证实浸润性导管癌3 级;E. 超声图像显示,扩展视野检查更好地显示了肿块。较大的肿块在最初超声检查中被漏诊主要是因为检查视野太小,没有把后方的组织包括在内。乳腺X 线和超声结果的对应,X 线测量结果不应该大于超声测量径线的20%。这个病例中,大小的差异(X 线上的3.5cm 与超声上的1.4cm)远远超过了这一比值

超声弹性成像(UE)是根据不同组织的弹性系数不同,再加外力或交变振动后其应变也不同,收集被测体某时间段内的各个片段信号,根据被压迫前后发射的回波信号获取各深度上的位移量,计算出变形程度,再以灰阶或彩色编码成像。可用于乳腺、甲状腺、前列腺检查,目前更多用于乳腺的临床研究。UE 检查技术能提供组织的基本力学属性——组织弹性,通过检测病变组织的组织弹性,对病灶的良恶性作出鉴别诊断,为乳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定依据(图4)。但由于其技术本身的要求较高,检查结果受操作者主观影响较大,评分标准尚不健全,加之病灶位置大小的影响,病灶本身物理病理性质的影响,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图4 乳腺异常结构的影像实例——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的比较

24 岁女性,无明显不适,体格检查发现:左乳内侧可触及质韧肿块,活动度可,表面光滑。术后病理:浸润型导管癌。A. 左乳内侧见一稍低回声肿块,边界尚清,形态规则,回声尚均匀,血流不明显。B 超BI-RADS:3 级;B. 弹性成像显示肿块内部硬度分布不均,最硬处杨氏模量E max > 150kPa,弹性评分质地硬

乳腺X线摄影

优缺点要记牢

1913年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起源于德国,是指通过低能X线获得乳腺影像的方法,拍照时将乳房置于图像接收装置和透光压迫器之间夹紧,正确的压迫可降低放射剂量和提高图像质量。196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引入中国第一台乳腺钼靶机。以后的半个世纪,由于乳腺X 线设备技术进展缓慢,一直没有被广泛应用,尤其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以致密型乳腺人群为主的亚洲国家。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乳腺X线检查从钨靶过渡到钼靶和干板,并在乳腺癌早诊方面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乳腺X 线检查按临床作用主要分为筛查性乳腺X线检查和诊断性乳腺X线检查,筛查性乳腺X 线检查主要指针对临床前期无症状的女性进行乳腺X 线摄影以获取常规的影像资料,其敏感性高;而诊断性乳腺X 线检查是对临床上有症状的女性,或是对筛查中发现的可疑患者行进一步检查以获取可能的异常影像的方法。

乳腺X线影像学基本特点是肿块和钙化,结构紊乱等其他异常表现(图5)。美国放射诊断学院(ACR)建立了乳腺X线影像分析结果评价体系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系统。此评价系统对乳腺X 线诊断性检查起到了指导和量化作用,被广泛接受并应用。

图5 乳腺X 线的主要影像表现

A. 肿块;B. 钙化;C. 结构扭曲

乳腺X线检查具有以下优点:

(1)5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检查敏感性及特异性可达到90%左右;

(2)可发现微钙化和隐匿性癌,有效降低乳腺癌死亡率;

(3)对脂肪型及少量腺体型乳腺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4)可准确定位并做引导;

(5)显著改变了对乳腺癌患者的评价;

(6)已成为乳腺疾病首选的影像诊断手段,被用于40岁以上妇女乳腺普查;

(7)诊断性乳腺X 线检查对有症状患者发现特征性征象是很有帮助的(图6)。

乳腺X 线检查虽然已有近百年历史,但对于其临床价值及适用范围一直存在很大分歧,问题就在于其存在的一些缺陷:

(1)放射性对人体造成的损伤,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尤其对于普查性乳腺X线检查,目前还存在很大争议(图7);

图6 乳腺异常结构的X 线影像实例

56 岁女性,双乳未触及明显肿块,超声检查双乳未见明显占位,病理结果:右乳乳腺病,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部分区域癌变(导管原位癌,中- 高级别)[7]。A. 左乳外侧显示圆形类结节,边缘清、光整,腺体内散在少量点状钙化灶。考虑良性病变可能,BI-RADS:2 类;B. 右乳外上成簇小片状、点状及短杆状较不均质钙化,未见明确形成肿块。考虑恶性病变可能,BI-RADS:4c

(2)对于年轻女性致密型乳腺敏感度低于69%;

(3)体型瘦小、腋下、胸壁无法查及;

(4)受阅片者主观因素影响,假阳性导致活检率偏高;

(5)对于乳腺良性疾病检出率较低,往往缺乏特征性征象或不显像。

图7 乳腺异常结构的影像实例——X线和MRI的比较

49 岁女性,病理结果为原发性浸润性小叶癌。A、B. 显示呈多量腺体型乳腺,未见明确肿块及钙化;C. MRI 动态增强显示肿物,略呈分叶,考虑乳腺癌

内容摘自:《乳腺触诊成像影像诊断学》

王本忠 付君 主编

《乳腺触诊成像影像诊断学》在介绍各种乳腺检查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对乳腺触诊及触诊检查标准化的必要性进行了说明,并对新型乳腺触诊成像检查的技术原理、临床应用和操作技巧及其在乳腺癌筛查早诊体系中的作用进行了全面阐述,其中各种典型和非典型乳腺疾病病例的触诊影像学表现和图谱,都是以临床诊断和病理诊断为依据,通过对同一病例的触诊成像、超声、钼靶、磁共振等多种影像检查结果的比对,生动形象地进行展示和诊断。未来基于大数据的触诊成像智能诊断系统,将为乳腺健康普查和乳腺癌筛查早诊作出更大贡献。

《乳腺触诊成像影像诊断学》可供外科和健康管理人员阅读,以全面了解触诊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筛查早诊应用中的价值,正确地掌握和使用触诊成像这种技术手段。

科学出版社赛医学(sci_m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