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位开服装店的商人,按我们的说法就是个体经营,有一位漂亮的老婆和一个可爱的女儿。在这里他们结识了很善良的一家人,那一家的儿子正好也在申请主人公女儿的那所学校。

现在大部分家长都对于孩子上学这件事很重视。

在孩子们更在意升了小学、初中、高中后,会不会还跟最好的朋友在一个班时,家长们更在意的是他们能不能上一所重点学校。因此学区房的价格远远高于整个城市的平均水平。

有一部印度电影《起跑线》就是讲了一对父母为了让孩子上最好的私立学校而做的各种努力的故事。

电影的主人公是一位开服装店的商人,按我们的说法就是个体经营,有一位漂亮的老婆和一个可爱的女儿。本来他的生活很幸福,可是女儿升小学在即,老婆为了让女儿上他们那时最好的私立小学,硬是逼着他把房子卖掉又买了学区的房子。

从换了房子开始,他们便因为女儿上学的问题费心了心思,同时也揭露了印度社会中教育存在的弊端。

他们费尽心思和周围的邻居搞好关系,想让自己的女儿融入到这个环境中。

他凌晨五点去学校门口排除,只为了领一张私立学校的报名表。

他们为了让女儿通过面试,找到了专业的辅导机构,连他们都要接受辅导,因为学校也会对家长进行面试。

做了这一切,结果是什么呢?

是邻居们还是会嘲笑他们的小商人出身;邻居的小孩子因为主人公的女儿不说英语就不跟她玩儿;他们为了通过面试要说一些与自己的想法相悖却据说是标准答案的话。

就这样,他们的女儿也没有通过学校的考核。

于是,他听信了辅导机构人员的话,打算利用教育制度的规定,做些什么。

他去申请贫困材料,本来没什么希望的,却被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告知,只要有钱,手续很快就能办好。

电影嘛,总会有很多巧合。

就在主人公们打算为解决了女儿的上学问题而庆祝的时候,新闻里披露了富人占用穷人的名额的乱象。

于是主人公一家不得不住进了贫民窟,为了应付接下来的一对一家访。

在这里他们结识了很善良的一家人,那一家的儿子正好也在申请主人公女儿的那所学校。

善良的邻居帮助他们怎么像一个穷人那样生活,过了家访那一关。

在最后的抽签环节,邻居的儿子没有被选上,主人公的女儿被选上了。

就是这个原因,让主人公一直内疚。他通过了解一些公立学校的情况决定资助一些公立学校,希望孩子们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阴差阳错的,邻居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他想把这个错误纠正过来,主动去找了校长坦白,却得到令他更加失望的回答。

这是一部批判现实的正能量电影,在结尾,男主人公做一一番慷慨陈词的演讲。

最后他选择让女儿去就读公立学校。

电影有个很美好的结局,可是我们现实中的,可能我们也会为了孩子做这许多的事,可能我们在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就成功了,心里可能也会有一些负罪感,但是为了孩子,我们会刻意忘掉这些,告诉自己,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

真的是这样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