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麼選擇留在大城市爲生活打拼,要麼去往更大的城市、更好的大學繼續讀研深造,剩下的很大一部分人則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考了事業編或者公務員。以上便是筆者爲什麼覺得大學生畢業後應該回家鄉考個事業編、公務員或者找個其他工作的原因,因此我們完全。

2020畢業季即將來臨,但今年的情況非常特殊,受疫情影響,至今仍有很多大學生還沒有返校復課。此前就有部分高校發佈通知稱,今年春季學期將不安排學生不返校,因此,有些畢業生的畢業答辯都是在網絡上完成的。當然,

對於所有大學生來說,相較於線上答辯而言,接下來更重要的事情是畢業後的去向問題。

就大學生畢業後的去向和選擇而言,無外乎有以下幾個:

有的人在畢業後選擇“更上一層樓”,考研或者出國留學;有的人更傾向於“鐵飯碗”,畢業後積極備戰事業編和公務員;有的人更希望最大限度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選擇自主創業……

但無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只要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我們就無法擺脫地域以及空間對於我們的影響和限制。

除了有一部分家庭條件優渥或者成績特別優異的大學生選擇留學以外,其他人,特別對於來自偏遠地區的大學生來說,他們

要麼選擇留在大城市爲生活打拼,要麼去往更大的城市、更好的大學繼續讀研深造,剩下的很大一部分人則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考了事業編或者公務員。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發出的這樣一則“感慨”再次被大家推上熱搜:

“在小縣城事業編,越來越接受不了自己和北京同學的差距,怎麼辦?”

很顯然,這名網友對自己大學畢業後所做出的決定已經感到後悔。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該網友一邊羨慕那些留在大城市同學的廣闊發展前景、眼界與格局,一邊想到自己當下的處境:

小縣城科級單位,伸手便能夠到人生的天花板。

那麼,

大學生畢業後,

到底

應該留在大城市?還是

就如這位網友一樣,

回家鄉考個事業編或公務員

呢?

雖然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

見仁見智。

筆者還是傾向於回到自己的家鄉,考個公務員、事業編或者創業,亦或者找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爲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畢業後回家鄉工作,意味着我們將有足夠的時間陪伴自己的家人。

人爲什麼要接受更好的教育?我想終極目標並不是爲了賺錢,也不是爲了獲得權力,最重要的一個目的是讓自己和家人活得開心與自在,在平時能夠抽出更多的時間陪伴、照顧家人。一個人再有錢和權,也換不回已經離散了的家庭。百善孝爲先,剛畢業的大學生回家鄉工作首先能夠方便照顧自己的父母。

其次,與大城市相比,三四線城市生活節奏更慢,生活相對安逸,工作壓力更小。

人在壓力面前,的確可以激發無限潛能,但並不是說生活在三四線城市或者偏遠地區的人就一定見識短淺,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讀書、旅行來解決見識不足的問題。

更多時候並不是我們所生活的地域決定着我們成爲“井底之蛙”,而是慣性、惰性思維以及抱怨束縛了我們,讓我們原地踏步。

因此,小城市的小資生活沒有什麼不好,安穩舒服,時間充裕,但我們完全可以活出大城市人的感覺。

再次,小城市的工資水平低,但消費水平也低,生活成本、教育成本都遠低於大城市。

畢業後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打拼,看上去光鮮亮麗,但如果沒有任何背景,將很難短時間內立足,

住廉價出租房、擠公交和地鐵、交不起水電費、養不起孩子,有些“北漂”,用盡一生也沒有出人頭地。

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家鄉則不同於這些大城市,雖然工資待遇低,但房價低、孩子的教育投入少、各項生活成本也不高。

最後,“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最要好的那羣人在家鄉,也只有家鄉才能給我們最強的歸屬感。

就比如筆者,雖然工作地點離自己的家鄉很近,但每次回家都是依依不捨,回家的時候是睡得最香的時候,我想這種安全感和歸屬感,只有家鄉才能給我們吧。不僅如此,家鄉有我們最要好的知己和朋友,高興的事有人分享,傷心的事有人分擔,沒事還可以一起聚聚。

以上便是筆者爲什麼覺得大學生畢業後應該回家鄉考個事業編、公務員或者找個其他工作的原因,因此我們完全

不必因爲自己大學畢業後選擇了回家鄉工作而感到焦慮和恐慌。但一萬個人就會有一萬種不同的選擇,當然也各有各的理由,我們無權干涉他人的自由。但筆者認爲無論你選擇了留在大城市還是回到家鄉,都不要抱怨,也無需過度羨慕嫉妒別人,因爲你的選擇或許也正被其他人羨慕着!當下,我們只管走好自己腳下的路!

最後,如果是您,您會如何選擇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