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已经复学到学校上课去了,这些天,向先生心里很烦躁。几天前,妻子发现银行卡里的3.3万余元只剩下5.8元。

一问,原来是14岁的儿子小东(化名)用手机玩“和平精英”游戏,这3万余元全部用于充值3个游戏账号了。向先生向腾讯科技提交退款申请,收到腾讯客服的回馈是,不符合公司规定的盗刷及赔付情形。

“腾讯公司要求我们证明孩子充值的时候家长不知情,这个孩子是自己偷偷玩的,我们怎么证明?”

妻子要转账,发现只剩5.8元

今年14岁的小东家住阳新县王英镇泉丰村。

受疫情影响,在武汉上班的向先生夫妻一直生活在老家。而今年读初三(九年级)的小东则一直在家上网课。

向先生说,妻子将自己的一部手机给小东上网课。期间,儿子表现也很正常,有时候会躲在房间看手机,妻子以为他是在看电视、听音乐,没太在意。

5月21日晚,妻子要转一笔款,从儿子手里拿过手机时,却无法转账。一查,账户余额只剩5.8元。之前,妻子的这部手机银行卡余额有3.3万余元。

以为银行卡被人盗刷,向先生和妻子赶紧询问儿子,并且还报了警。

妻子一回想,这阵子手机只给过小东上网课,按道理,密码除了自己和小东知晓,也没告诉他人,别人盗刷也不大可能。

在父母的逼问下,小东承认了充值手机游戏的事实。

原来,上网课期间,小东趁大人不注意偷偷玩腾讯公司的一款“和平精英”游戏,许多人也叫“吃鸡”。

小东注册了3个账号,每个账号都有充值。“我们一查,第一次充值是从4月3号开始的,数额不大,但到目前,他一共充值400多笔,说是买游戏装备。”向先生又气又急地说。

提交退款申请,客服回复“不符”

向先生向王英镇派出所报了警。警方提醒,涉及未成年游戏充值,可以向腾讯公司申请退还。

于是,向先生尝试联系腾讯科技,提供了游戏名称、账号数量、监护人身份、小孩年龄及身份证号。

有一个账号充值了14000元,向先生提交了该账号情况,并将家长和孩子户口提交上传。对方表示几天后会有回复。

“关于您反馈的资金交易问题,已为您核实交易详情,详细情况如下:资金交易在您的常用手机上通过您本人设置的密码验证成功后支付。根据目前信息综合判断,您反馈的交易不符合我公司规定的盗刷及赔付情形,请您核实是否家人或者朋友操作或联系资金接收方了解交易详情……”前几天,向先生收到了以上腾讯客服的回复。

5月24日,记者试图与腾讯联系,客服也是让记者填写客服推荐的“未成年消费问题”,填写补充更多详细信息,以便公司进一步核实。这和向先生反馈的情况一样。

“虽然未成年充值网络游戏退款问题近年来受关注度很高,许多专家也建议核实属实应予退款。但现在涉及的问题是家长(监护人)应该搜集相关证据,比如家长不知情孩子充值的相关证据,才能申请退款。”湖北元初律师事务所律师黄清芳认为,申请未成年人消费退款需要提供未成年人及监护人信息、充值消费证明等材料进行审核,如果能提供孩子独自完成消费的证据,才可以办理退款。

(来源:东楚晚报 贺介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