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胶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记者从会上获悉,胶州将贯彻落实建设上合示范区的国之重任,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重点抓好六方面工作,加快“五城”建设。

聚力上合示范区建设,一体推进共同构建面向世界开放发展新高地

突出上合示范区建设这一重大政治任务,胶州将强化与示范区的协同联动,助推“五大中心”建设。

协同推进国际物流中心。开通国内首列哈萨克斯坦冷链回程班列,加密开行齐鲁号“上合快线”,启动建设中国物流上合电商冷链物流园,力争集装箱作业量76万标箱。深化与山东港口集团合作,积极争取获批指定监管场地,创建山东省食品农产品进出口示范口岸和集散中心,争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

协同推进现代贸易中心。助力上合“国际客厅”、上合(青岛)服务贸易创新试验区建设,力争新引进国内外商协会20家以上。积极推进中免集团、新华锦集团等企业到上合发展。高水平办好上合投资贸易博览会,力争与上合国家贸易量实现突破性增长。

协同推进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创建“一带一路”(青岛)中小企业合作区,加强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交流合作。着力招引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等上合国家合作项目,推进俄罗斯欧亚贸易港、日本电产产业园等32个项目签约落地,新加坡丰树物流等44个项目加快建设。依托中巴经济合作中心等项目,建立健全双向投资合作机制。

协同推进商旅文化交流中心。建成上合国际培训中心等一批人文交流载体,与伟东集团等开展教育培训合作,筹办上合国际象棋比赛等活动。携手青啤探索共建国家实验室,开展工业文化旅游合作。联合青岛旅游集团,合作运营上合规划馆,共同开发精品上合旅游项目。

协同推进海洋合作中心。积极对接全国涉海企业100强、科研机构30强、涉海院校20强,搭建海洋合作新载体。深化与中俄北极研究中心的研讨交流,拓展海洋科技合作。加快建设上海电气风电装备产业园,拓展海洋经济增长新空间。

释放“三大优势”引领一体发展,加快建设开放之城

放大平台优势,高起点建设智慧空港城。借鉴“TOD”“XOD”城市空间开发模式,实施临空区5000亿投入产出计划,集聚壮大千亿级临空产业链。以物流业为先导,打造对外贸易空港综合保税区。全面建成胶州北站地下空间工程,完成临空服务中心主体,建设航空商务中心,打造双创生态智慧生活区。打造国网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区、青岛航空创新产业园、贸易金融创新核心区。完成机场三期、少海北部片区征迁,打造国际高端消费区。

提升交通优势,全方位融入大青岛都市圈发展格局。积极配合、协调推进胶东国际机场通航审批、空域审批。新开、增开至“一带一路”国家、上合组织国家主要城市的航线。围绕机场转场运营,完善内外交通,打造空地一体、服务半岛的立体交通网络。争取地铁8号线北段年内开通运行。推动总投资261亿元的干线路网规划建设,实施国道309等4条国省道改建工程、3条省道大修工程,开工建设济青中线高速、东西大通道、国道204大沽河桥,启动青岛中心城区北部快速通道前期工作。

强化招商优势,宽领域配置要素资源扩增“双招双引”实效。力争全年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投资项目16个,完成过亿元重点项目实际利用内资330亿元,到账外资8亿美元。瞄准“新基建”全力推进定向招商。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吸引聚集一批“两院”院士等高端人才,落户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建设租赁型、产权型人才公寓,新建人才住房4800套。建设上合组织(青岛)青年创业国际孵化器,完善离岸创业港人才引进模式。

聚焦“三个强化”壮大实体经济,加快建设智造之城

强化产业提升增实力。突出培大育强,持续打造3条千亿级产业链和3个百亿级产业板块。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实施30个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大力培育“双新企业”,力争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各100家以上。突出挂大靠强,加强与海尔、海信、青岛饮料集团等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智慧物流平台、“数字胶州”云服务平台、白色家电智造基地、双创科技研发中心。突出项目支撑,强化项目全周期动态管理,深化拿地即开工模式,推动总投资1695亿元的92个市级重点项目加快建设。

强化创新驱动增潜力。实施“工业互联网·胶州在行动”产业提升计划,发挥卡奥斯、索为等平台作用,助推实体经济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互促进、同步提升,力争新认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10个。实施20家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赋能改造,引进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项目2-3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园2个。发挥好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力争新认定青岛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4个,小微企业创新转型升级项目40个以上。

强化金融服务增助力。建立银行存贷比考核制度,探索设立1亿元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力争全年贷款余额增长150亿元。降低国有担保公司担保费用,用好1亿元企业发展基金、3亿元企业纾困基金、20亿元新旧动能转换引导基金,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抢抓2020青岛·全球创投风投网络大会机遇,加快推动总规模255亿元的33只基金落地。抢抓创业板改革试点机遇,全年新增上市储备企业30家、辅导备案企业3家、报会企业5家,力争过会企业4家。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构建金融“零风险”安全功能区。

突出“三大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高效之城

全面对接国际通行的投资贸易规则,打造“‘胶’您满意、‘州’到服务”和“‘上’心服务、‘合’您心意”服务品牌。

高效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行“一业一证”“一事全办”,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00%“一网通办”;高效突破十二镇街板块,强化镇街顶层设计,明确功能定位,建立以央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为招引目标,“镇街+央企+国有平台公司”的发展机制,确保年内至少落地1-2个合作项目;高效服务企业发展,深入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制定出台系列惠企措施,鼓励各类载体减免租金,不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积极开展“为鲁货代言”“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推动地需地产、地产地用。

实施“四大更新”提升城市能级,加快建设品质之城

按照“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治理、精美呈现”的要求,有序实施“千亿城市有机更新两年行动”计划,下足绣花功夫,让居者心怡、来者心悦。

推进城市形态有机更新。统筹上合新区规划,编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主动融入大青岛城市发展布局。坚持向地下要空间、向空中要效益,落实“亩均论英雄”,引导空间开发走向立体化。坚守“三条红线”,年内处置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1万亩。有序推进黄埠岭、李家庄、佳乐家以东等片区征迁和2140套棚户区改造。繁荣发展夜经济、时尚经济,启动8.6平方公里教育新区有机更新和胶州火车站改造。

推进老旧小区、城市生态、城市脉络的有机更新。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实施全域绿化三年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争创省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加快实施海尔大道样板工程,稳步推进道路综合整治,加快建设智慧胶州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增强“六项福祉”持续改善民生,加快建设幸福之城

牢记“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目标追求,深化乡村振兴,完善兜底保障,提高教育水平,建设健康胶州,提升文明水平,完善社会治理,努力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记者 任晓萌 通讯员 李颖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