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情绪,我们大家总会想到“喜怒哀乐”这四种情绪。现实中我们各种各样的情绪时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大人有情绪,刚出生的宝宝也会有,在宝宝出生的第一年,自带的各种基本情绪都会相继出现。对于宝宝们来说,不同情绪的表现更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除了喜怒哀乐,宝宝还有这3种情绪,妈妈们都知道吗?

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笑容是宝宝最直接的表达方式。也是宝宝与生俱来的本领。愤怒也是宝宝常见的情绪。宝宝愤怒的反应,往往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宝宝基本上就是靠哭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自己的烦恼和不满。除了表达愤怒之外,宝宝的哭声也表达了宝宝的伤心情绪。除了这些常见的情绪,宝宝还有一些情绪是家长容易忽略的。

1、“分离焦虑”情绪

所谓中的“分离焦虑”绝对是父母与婴儿分离造成的。这意味着,当一个婴儿因某种原因与一个熟悉、亲密的人分开时,会感到悲伤和痛苦,并经常哭泣以表示拒绝和抵抗。这种海盗,大多会出现在刚上幼儿园的宝宝身上。尤其是与母亲的分离会让孩子感到难以忍受。家长应该多注意宝宝的情绪。首先,他们应该从培养宝宝的安全感开始。只有有足够安全感的宝宝才不怕与父母分离。会有更健全的性格发展。

2、“依恋”情绪

宝宝在小时候很容易产生依赖,无论是对人还是对某件物品。一般宝宝从7个月开始就会出现这种依恋情绪。宝宝最喜欢和熟悉亲近的人接近,这样的接近会给宝宝带来舒服、愉快和安全的情绪。在宝宝成长的不同阶段,依恋的情绪还可能会转移到某件物品上,当想妈妈的时候,这个依恋物就如同妈妈在身边陪伴着一样,给宝宝精神上的力量,帮助宝宝克服对环境的不适应。

3、“移情”情绪

在宝宝具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的时候,往往会具备这样的情绪。“移情”也就是宝宝会把亲近人的情绪转移到自己身上,或者说,会理解那种情绪的产生。移情又被称为感情移入,是由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可以引起宝宝心理的波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所以家长要想宝宝富有同情心并乐于助人,首先应从移情入手,让宝宝具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基础。

每一个爸爸妈妈都需要耐心的接纳宝宝的各种情绪,也要理解宝宝情绪背后的情感需求。帮助宝宝正确管理自己的情绪,这样才能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