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推动“旅游+多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尤其是乡村旅游业,旋龙、双河口、金塘等多个村依托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等优质资源,打造特色传统村落旅游。文化和旅游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在当今大众旅游的时代更是密不可分,旋龙村以“丝弦锣鼓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约记者 刘磊 通讯员 杨万道 黄格

铿锵的鼓点,悠扬的旋律。5月22日,走进长梁镇旋龙村,村里的丝弦锣鼓表演队正在旅游园区的大舞台上载歌载舞,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看。

大力传承非物质文化项目,特别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丝弦锣鼓,村里不仅组建了丝弦锣鼓表演队,村支部书记刘明清也是丝弦锣鼓民间艺人,他义务传艺,并热衷于推动全村的文化发展。

旋龙村作为“建始县旋龙丝弦锣鼓传承基地”,助旅游热带来的红利,把这一“土家交响乐”传承下去。园区内设有表演戏台,祝寿唱“老年高”,嫁人唱“娘哭女、女哭娘”,白事唱“上山猫”……丰富的曲目展现了多样的旋龙魅力。

文化和旅游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在当今大众旅游的时代更是密不可分,旋龙村以“丝弦锣鼓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旋龙的旅游园区内包含戏台、长廊、竹苑、网红吊桥、田间路等多个部分,依山傍水而建,中间有一个由巨大鹅卵石筑成的河堤,水深一米五,一到夏天,许多人来到河边游泳、露营。

在田间路漫步,在网红吊桥拍照,在竹苑休闲娱乐,傍晚有丝弦锣鼓的表演。特色民居画着民族特色的人物墙画,一块又一块的宣传栏诉说着丝弦锣鼓的历史,清幽的文化长廊可以闻到淡淡木头香气。走进这里,你会被浓厚的文化氛围所围绕,每逢周末开车前来游玩的人络绎不绝。

不仅如此,这里也是一个现代化的田园综合体,种植有多种果蔬产品,其金果梨更是远销全国各地,纯天然无污染的农副产品,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还可以体验采摘的乐趣,推动了村里农副产品的销量,为当地老百姓带来收入。

借助全民旅游的发展机遇,长梁镇党委政府顺势而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积极探索保护传统文化的制度路径。推动“旅游+多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尤其是乡村旅游业,旋龙、双河口、金塘等多个村依托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等优质资源,打造特色传统村落旅游。通过发展旅游经济,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赚到钱,由此吸引外出打工者回流乡村,在传统村落扎根。

鼓励、支持文化资本下乡,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增长,通过现代文化项目与乡土文化的融合、对接,为保护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旅游赋能,吸引更多有志于保护传统文化的人参与其中。(编辑黎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