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妈妈,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了,小孩遭罪,大人也跟着煎熬,尤其是如果宝宝身体再差点,三天两头生病,而一生病又十天半个月好不了,那滋味简直了。所以我们就恨不得有什么灵丹妙药或者什么办法可以增强宝宝抵抗力的。下列5个提高抵抗力的方法,亲测有效: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抵抗力?有了孩子后,跟人交流总是离不开抵抗力这个话题,可是什么才是抵抗力呢?很多家长可能会说,就是让孩子不得病的能力。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我们常说的抵抗力,作用并不是让孩子不得病,而是帮助孩子在得病后迅速通过自身的能力控制住病情,并且让身体尽快恢复。

其次,我们老是说孩子容易生病,经常生病,那么到底有多频繁才叫经常生病呢?其实3岁以下的婴幼儿,每年8次或以上的呼吸道感染,3岁及3岁以上儿童,每年6次或以上的呼吸道感染;也可以说每年秋冬季,或持续2年每年连续6个月,有3次或以上的呼吸道感染。

而生后6个月,随着母体抗体的消失,婴儿自身通过接触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菌,逐渐产生相应的抗体,才能达到产生建立自身免疫力的目的。孩子自身的抗病能力要到5-6岁才趋于成熟。

所以我们口中说的总是感冒生病只是孩子建立自身免疫力的一个阶段。都是正常的。

可能说到这里很多家长都在想,你说的我们都懂啊,可是看着孩子生病遭罪,我们着急啊。有没有什么办法提高抵抗力呢?

最后,怎样科学靠谱的提高孩子的抵抗力?1.一定要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仅能提供营养物质,还能提供很多免疫活性物质和酶,比如免疫球蛋白、溶菌酶等等,这些免疫活性物质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在孩子出生的初期,起到了很重要的护盾作用。

此外,在母乳过程中,母亲皮肤上的需氧菌和乳腺管中的厌氧菌也随着乳汁一起进入孩子的肠道,为孩子提供了肠道内的第一批有益细菌,这些细菌进入肠道以后会继续发展,形成了肠道菌群。母乳可以说是婴儿近乎完美的食物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到两岁。

2.接种疫苗。按时、按程序,规律地预防接种是促进婴儿获得免疫成熟的最好方法。疫苗是细菌、病毒的碎片或其中的重要片段。疫苗在生产过程中,把原有的病毒和细菌进行了一种改造,使其在具有免疫性的同时,失去或大大降低了致病性。

也就是说,接种疫苗后,孩子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能够预防以后真的得相应严重感染性疾病,但是不会在疫苗接种中受到真正的损伤。而且接种疫苗只会调动自身免疫能力的完善,绝对不会抑制自身的免疫功能。

3.均衡营养,不“迷信营养素”。供充足的营养给宝宝提供充足的营养对宝宝抵抗力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在宝宝一次次与疾病相抗争的过程中,免疫系统会消耗掉大量的细胞及抗体,这些都像是战场上倒下的一批批士兵,人体总要为下次战斗再次造兵,而造兵的过程就需要蛋白质、维生素还有其他物质的参与,而这些物质大多都是由食物提供的。

还有一种就是现在商家看准了家长焦虑的心理,纷纷出产很多打着提高抵抗力旗号的营养品,如什么乳铁蛋白啊,牛初乳啊之类的,这些东西目前还没有确实的证据证明可以提高抵抗力,然后牛初乳却是被明确规定不能添加在婴幼儿食品中。

所以对于这些又贵又没啥实际效益的产品,你可以捂住你的腰包了。当然你也可以去买个心理安慰。

4.注意卫生清洁,但不要让孩子做“无菌宝宝”。我见过很多家长都非常爱干净,尤其是有了孩子后,更是非常的注重。经常把家里消毒一遍又一遍,而且孩子刷牙的水是煮开后放凉的,玩具也是一天早晚两次消毒,孩子的衣服也是消毒液泡过,最后一遍清水洗居然也要用开水来烫过才得。

出门时时刻刻拿着免洗的洗手液。这样孩子总是生活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下,这样只能让孩子的免疫系统越不容易成熟。所以放过孩子,解放自己吧,给自己一个偷懒的理由。还有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多运动,睡眠足,这样孩子的免疫力也会慢慢得到提升。

5不要滥用抗生素。在宝宝生病的时候,抗生素并非不能使用,而是不能不规范地滥用。我身边好多妈妈对孩子的生病看得非常重,一点点小咳嗽就要去雾化,发烧不是输液就是灌肠。

我就很诧异,她们就说不这样不得啊。如果不做雾化等下孩子又肺炎了,不输液退不了烧啊。这就是滥用抗生素的后果了。如果一直这样只会越来越难好。

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不仅不能够起到保护和治疗的目的,还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身体。当然,孩子生病了,该用抗生素就要用,给孩子使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循医嘱,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科学地使用。

总结:家长需要知道的是,儿童自身抗病能力的提升有一个建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遵循科学的方式和方法,既需要积极,也不可强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