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李白这个大诗人,想必大家在上学的时候都有背过他的名诗,例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等等。
作为名垂青史的大诗人,我们这回要探讨的并不是李白在文学史上的成就,而是要来说一说他跟杜甫两个人之间的友谊。
如果大家有了解过李白和杜甫之间的事迹,那大家一定知道,杜甫是李白这个人的头号迷弟。同样作为一个有才华的诗人,杜甫写给李白的诗非常多,例如《赠李白》、《梦李白二首》、《春日忆李白》等等。但是李白写给杜甫的诗却屈指可数,可考证的似乎只有两首:《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这两个人难道是塑料友情吗?杜甫明明这么仰慕李白,为什么李白对他的心意就像“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呢?
要说到这两个人的忘年之交,就不得不提到李白与杜甫的三次会面,李白作为一个这么有才华的人,他的前半生日子是过得非常舒坦的,甚至还进入了翰林院,陪伴在皇帝左右,天天的工作内容就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
然而有一句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李白因为得罪了权贵,所以皇上给了他一笔遣散费之后,就把他从翰林院踢了出来,这个时候在官场失意的李白就刚好遇到了杜甫。
李白到了洛阳,与待在这里的杜甫见面了,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终于来了一次世纪性的见面,这一年李白44岁,杜甫33岁,11岁的年龄差,并没有让两个人产生巨大的代沟,反而他们平等的友谊,在两个人的心中埋下了种子。
从社会地位来看,李白的名气已经全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杜甫虽然也有一定的才气,但是相较于李白来说,他也只是在地方上比较出名而已,放到全国范围来看,还是李白的知名度要更高一些。
但是李白也并没有恃才傲物,不把杜甫放在眼里,杜甫也是一个性情比较豪爽的人,虽然李白名气比他高,但在杜甫的眼中,他也只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前辈而已,并没有愚昧的低三下四。
由于两个人志同道合,所以在洛阳城分别的时候,他们还约好了一同去梁宋会面,访道求仙,李白和杜甫到达梁颂的时候,又遇到了另外一位著名的诗人高适,因为都怀有各自的理想,并且这三个人三观都出奇的一致,所以三个人的友谊也非常的珍贵,再加上他们都为当时国家的隐患而担忧,所以这次见面也可以说是让李白和杜甫两个人的友情有了更进一步发展。
到了天宝四年的秋天,李白和杜甫再一次在东鲁见面,这一次见面分别之后两个人再也没有遇见过,可能当时他们也并没有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由于第三次见面与上一次见面相差有一年多的时间,两位知心好友分别了这么久之后,自然有非常多的话要跟彼此交流,在这个时候他们也创作了一首流传至今的作品,里面也详细地描述了两个人的友情有多么的深厚: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来自杜甫写下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两个人同睡一张床上盖着同一条被子,白天出去游玩的时候都是手拉着手的,虽然这句话放到现代人的理解来说,画面有些耐人寻味,但当时作为主角的他们俩肯定是没有想这么多的,而且觉得他们的这份友谊非常宝贵。
看到这里有不少人都会在心里发出一个疑问,既然当时两个人对于这份友谊非常的看重,那么为什么他们之后再也没有遇见,甚至李白都没有写几首诗送给杜甫呢?
那就是因为两个人分别之后都共同遭遇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非常严肃的事情:安史之乱,当时因为国家处于一片动荡之中,李白他的家人最主要的事情就是躲避战乱,保全自己的性命,更别说要吟诗作对了。
另一边杜甫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他在颠沛流离当中不幸被叛军所俘获,并被关押到了长安,同一时期受到迫害的诗人还有王维,但是还好,不幸中的万幸就是杜甫在当时并没有成为一个大官,所以他并没有被囚禁,但是安史之乱带给杜甫这个人的打击还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可以从杜甫那个时期的作品也看得出来,即使他一个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是仍然把国家的安危以及百姓的安居乐业放在心中第1位,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因为当时的大环境不允许,所以李白并没有写太多的诗词专门送给杜甫,这是大家能够想到的一个原因。第2个可能的原因是,大家可以从杜甫和李白两个人的诗词当中,了解到两个人的不同,李白是一个非常浪漫的诗人,而杜甫则是一个现实主义派诗人,两个人对于处世之道的看法不同,李白更多的追求个人精神层面上的享受,所以他写的诗词都非常的豪放,而杜甫这个人则非常的忧国忧民,写出的诗词都非常的沉重,所以从某些方面来看,李白也许并不想被一些个人情感所困扰,哪怕是有,他写出来的诗句,也绝对是那种使人读了之后让人心胸开阔,感受到了他这种大男子气概的作品。
第3个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当时能够保存下来的作品是非常有限的,李白也许并不是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没有给杜甫写诗,而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诗词没有得到很好的流传,所以也没有传到现代来,因此也不排除李白其实也写下了许多给杜甫的诗词。
总而言之,李白和杜甫之间的友谊绝对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么“塑料”,在我看来,他们这种在灵魂上的契合才是更加让人向往的神仙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