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为从央视跳到互联网的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曾调侃张泉灵刚转型时的新人状态:“她见面就问我,‘老罗啊,互联网是什么呀。我们从山顶成功登顶回来后,我儿子的表情跟之前相比好像是长大了好几岁,其实不是人状态的变化,而是你终于逼自己做了一件你都不相信能做到的事情,你感叹说我还能这样。

近年提起央视女主持,世人皆以董卿为标杆,称她聪慧典雅、气质如兰,活出人生高境界。


站在中国影响力最大的舞台上,光鲜亮丽的央视女主持向来不缺少话题度。除了董卿,前辈中有李修平退居幕后、倪萍再度归来,后辈中有朱迅“破茧重生”,她们大多选择在中年走上转型之路。


在这一众转型之中,张泉灵是一个颇为特殊的存在。


相较其他人依然辗转于影视文化领域,她选择在42岁那年,一脚踏入新兴的互联网行业——往日种种,一切归零。


1

离开央视“像离婚”


在2015年夏天之前,你可能在以下荧幕场景中见过张泉灵:

央视老牌新闻节目《东方时空》,她与白岩松、水均益等名嘴播报天下大事;


每晚《新闻联播》后的《焦点访谈》,她就某个社会时事侃侃而谈;
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采集,她登顶珠穆朗玛峰做现场报道;
汶川大地震爆发,刚从珠峰下来的她直奔四川,成为第一个深入灾区的央视女主播;
主持两会直播节目《泉灵看两会》,采访许多政府官员及名人。


毋庸置疑,毕业于北京大学德语系的张泉灵,自从1997年考入央视国际部以来,凭借着多年的努力与积累,一步步成为了央视核心记者。



人到中年,功成名就,大可端坐舒适区里,安安稳稳度过余生。


张泉灵原本也是这么想的。2015年初,她开始频繁咳嗽,于是索性休个大假,去帕劳学习潜水,不曾想潜水时因为吸纯干空气、导致咳嗽加重,最严重时,她一口一口往外咳血。


张泉灵一度怀疑自己患上了肺癌,医生也建议她立刻停止潜水,回国进行病症检查。但她思考了半天,决定继续把潜水学完,“从最坏的角度看,如果是肺癌,到每天咳血的程度,我更应该享受一下曼妙的水底了。”


好在后来确认是虚惊一场。但经过这次“生死抉择”,张泉灵开始回顾自己的人生——如果就此停止,好像也并无遗憾,但如果再延续一倍呢?还是一样的,或是用其他什么来填充?


在那几年里,张泉灵早已察觉时代的微妙变化。一开始,人们会对她说:泉灵姐,我特别喜欢你。后来有人说:灵姐,我妈特别喜欢你。再到后来,就变成了:泉灵姐,我奶奶特别喜欢你。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时代变更太快,张泉灵担心,很快就没人喜欢她了。从2014年开始关注互联网的她,不可能不对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无动于衷。张泉灵想起《三体》中的那句话:消灭你,与你无关。


人生有限,值得尝试,记者天生的好奇心重新被点燃。2015年9月9日,她在微博发表《生命的后半段》一文,正式宣布从央视辞职。用她的话形容,这个决定“像离婚那样艰难”。


在辞职信中,她说道:听说最适合创业的年龄是25岁。42岁虽然没有了25岁的优势,可是再不开始,就43了。

2

人到中年,从零开始


42岁辞职,张泉灵给自己选的新赛道是“创业投资”。这个行业似乎与媒体人身份毫无瓜葛,但在她看来却有很多相通之处。


“新闻和投资真的很像。一是确定选题;二是接触当事人;三是了解情况,搞清楚前因后果;四是做背景调查;五是给出结论和观点。”


后来的合作伙伴、猎豹移动CEO傅盛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张泉灵时的场景。在一次创业大会上,他见到这位著名央视主持人,攀谈之后得知她正在深入观察互联网企业,于是当即邀请她到猎豹移动参观。


几天后张泉灵如约而至,傅盛安排了从副总裁到产品经理7个级别的员工与她对话。互联网行业内的人工作状态是怎样的?他们这群人怎么看这个世界?听完之后,张泉灵“很受触动”,当晚就做出了决定:加入傅盛的紫牛基金,出任创始合伙人。


▲ 张泉灵与傅盛


资深记者张泉灵渐行渐远,投资新人张泉灵姗姗而来。


外界叙述中多形容张泉灵的这次选择为“华丽转身”,但实际上,她忍不住吐槽自己,“转身一点都不华丽,可痛苦了”。原来当央视主持人时的甲方心态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拜码头、打通关系、每天见好几拨创业团队。


同为从央视跳到互联网的逻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曾调侃张泉灵刚转型时的新人状态:“她见面就问我,‘老罗啊,互联网是什么呀?你要给我讲讲呀!'”


放下身段,从零开始。


好在张泉灵很快就适应了新角色,刚入行一个月,她就已经投资了三个项目,后来被证实回报颇丰。半年之后,罗振宇惊讶地发现,关于互联网最新锐的动向,他反而不得不向张泉灵请教。



慢慢摸索,她也投资出了自己的成功案例:例如做母婴亲子教育的“年糕妈妈”,是直接加了微信粉丝群找到的,以至于“年糕妈妈”创始人李丹阳第一反应觉得,“是不是个骗子啊?”。


转型后的成果可圈可点,正如罗振宇所说,用敏而好学来形容张泉灵再贴切不过。傅盛则是在邀请张泉灵加入时就给出了判断:


“泉灵本质上是一个记者。记者的核心是去了解事情的规律,通过媒体推动改变;而投资的本质也是发现事情的核心,通过资金推动改变。”


3

是女强人,也是酷妈妈


巧合或者必然,张泉灵投资的项目,很多都在母婴或教育领域,这与她的母亲身份息息相关。


张泉灵的家庭堪称美满。对于私人生活她向来低调,鲜少透露家庭信息,外人只大概知晓,丈夫是政府官员,长久以来感情稳定,育有一个12岁的儿子。


工作之外的张泉灵堪称一位“酷妈妈”。2018年底,46岁的她带着12岁的儿子,一起攀登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12岁是被允许登山的最小年龄,张泉灵有些心急,她担心等儿子的年龄再大一些、而自己再老一些,儿子就“很快就不带我玩了”。


攀登高峰总是艰难,在登顶过程中,母子二人出现过体能耗尽的情况。直到双脚踏上山顶,儿子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完成了一件原本“没有把握甚至觉得不可能的事”。


我们从山顶成功登顶回来后,我儿子的表情跟之前相比好像是长大了好几岁,其实不是人状态的变化,而是你终于逼自己做了一件你都不相信能做到的事情,你感叹说我还能这样。


人一旦能完成一次“原来我还能这样啊”,他就长大了。


这不只对一个12岁的孩子是这样,对46岁的我来说也是一模一样的事情,甚至对所有创业者来说都是一模一样的事情。


逼自己的过程极其痛苦,但你不逼自己,就永远不知道自己是谁。


我比儿子先到达4700米处,我根本没有管他,把他扔在了后面,心里想的是反正你得自己走上来。


这是我从3700米开始一直对我儿子采取的策略:我们给你提供所有专业的支持系统、向导、背夫、行进的线路、前面的营地,但你自己决定你上还是下。


现在你是否也处于这样的场景呢?机会无穷,你打算如何选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