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5月26日讯(记者曹磊 通讯员祝科 甘依依 陈汝斯)昨日,记者从湖北技术交易所组织的线上科技成果评价会上获悉,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光伏扶贫工程综合效益提升的成套技术及示范应用”通过专家成果评价,将为全国更好发挥光伏扶贫综合效益提供科技技术支撑。

2017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额出资4.37亿元,在定点扶贫的湖北“三县一区”(长阳、秭归、巴东县和神农架林区)23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每村建设2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投运后捐赠给村集体,帮助近3万户10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电站建成后,后期运维是保障电站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国网湖北电力发现,少数光伏电站故障停运时间长,受雷击、冰雹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和设备故障造成的停运较多,亟需在技术上、管理上形成一整套可行的解决方案。

国网湖北电科院项目组开始技术攻关和系统研发,尝试了13种技术路线、4套程序框架,多次对技术问题探讨完善,于2018年年初研发成功“国网阳光扶贫行动”村级电站智能运维管理平台,提出“专业公司运维+村级日常管护+智能手段管控+供电单位技术支持”的“四位一体”运维技术,实现了对光伏扶贫电站故障的分级分类的快速判断,通过将监测故障预警信息直接发送至各县运维人员和各村管理人员进行快速联动响应处置,显著提高了村级光伏电站运维效率、提升了光伏扶贫发电效益。形成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光伏扶贫工程综合效益提升成套技术并制定系列技术标准。

项目成果应用后,2018年三县一区平均每座电站年发电小时数1086小时,发电效率提升了2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

该成果已在湖北“三县一区”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运维,以及青海、河南等地的光伏电站检测项目中成功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项目制定的系列技术标准,为全国其他地区光伏扶贫工程的高效开展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和指导,项目成果有力贯彻了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程时杰领衔的成果评价专家组,对项目组提供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科技创新报告、相关知识产权、应用证明等进行了认真审阅,经质询讨论,鉴定组一致认为该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