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国军内部普遍认为卫立煌肯定不会同意接替陈诚去东北,因为就东北当时的局势而言,简直是一个火坑,谁去都可能落得个身败名裂、辱命丧师的下场。卫立煌犹豫不决的心理,早已被蒋介石所洞察,当时蒋介石亲自召见卫立煌,很明确地告诉卫立煌,如果卫立煌同意接替陈诚,那么即使将来东北局势继续恶化,也不会将罪责推到卫立煌的头上。

在1948年9月辽沈战役爆发之前,国军方面面对的局势已经非常不利,当时由于主政东北的陈诚排除异己,先后罢免并赶走了孙立人、陈明仁等能征善战的悍将,又将国军建制打散重组,不顾战场实际选择四面出击的战术,结果使得国军遭遇重大挫折,被迫龟缩在长春、沈阳和锦州等几个大城市之中,再也不敢贸然出击。此时的陈诚与此前刚上任之时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再也没有了当初的豪言壮志。


在这样的形势下,陈诚为了保全自己的政治前途,遂有了逃离东北的想法。于是,陈诚一方面以自己身体抱恙需要治疗为由头,躲到南京的一家医院闭门不出;另一方面陈诚为了金蝉脱壳,极力举荐当时正在美国考察的卫立煌,希望卫立煌能够拉自己一把,替自己去东北当救火队长。卫立煌在国军内部资历甚高,在北伐战争、中原大战以及抗日战争中,均有不俗的战绩,一度被视作国军五虎上将之一。


当时,国军内部普遍认为卫立煌肯定不会同意接替陈诚去东北,因为就东北当时的局势而言,简直是一个火坑,谁去都可能落得个身败名裂、辱命丧师的下场。但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卫立煌最终竟然同意到东北赴任,着实让人惊诧不已。那么,卫立煌为什么会同意接替陈诚呢?其中有什么内幕呢?其实,最开始卫立煌是坚决不同意的,但是经受不住多方说客的不断登门苦求,心里逐渐有了变化。


但是,卫立煌心中的一个结始终没有解开,他最担心的是如果自己去了依然挽救不了局势,那么该怎么办。自己在国军中素有常胜将军之名,如果在东北遭遇失败,那么自己的英名必然受损。卫立煌犹豫不决的心理,早已被蒋介石所洞察,当时蒋介石亲自召见卫立煌,很明确地告诉卫立煌,如果卫立煌同意接替陈诚,那么即使将来东北局势继续恶化,也不会将罪责推到卫立煌的头上。有了蒋介石打包票,卫立煌心中的石头才慢慢落下,毕竟作为军人出身的他,还是希望能够效命疆场的,没有哪个将军会真心拒绝带兵打仗的机会。


于是,卫立煌最终答应先去东北看一看,不过他这一看就正式出任了国军东北剿总总司令。但国军在东北的局势正如卫立煌所担忧的那样,简直是神仙难救。最终,在辽沈战役临近尾声的时刻,卫立煌在一片指责之中黯然逃离沈阳,被蒋介石以“优柔寡断、坐失戎机”为由罢免。不过,也有传言说,卫立煌在赴任东北之前,就有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心理,他去东北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国军的局势恶化。各位读者,你们认为卫立煌到底为何要接替陈诚到东北赴任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