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金人南下进攻汴梁,当时还在国子监担任学正的秦桧曾慷慨上书。大体意思就是说,金人贪得无厌,光知道妥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全力反抗。

遗憾的是,没人听他的,反而让他和张邦昌一起去金人那里求和。秦桧直接来了一句:

至于后来的事嘛,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咱们也就不啰嗦了。


今天呢,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秦桧的书法,这篇行书《深心帖》。如果不谈人品的话,写得真不错。

这篇行书《深心帖》,是现在能看到的秦桧的少见墨迹。秦桧的书法为什么这么好?上面介绍了,人家曾经担任过国子监的学正,主要掌管学规和训导。你想啊,如果想胜任这个职务,书法水平自然也差不了。


从书法风格上讲,秦桧的用笔明显带有一些颜真卿的意思。用笔比较厚重,结体也较为宽博,颇有气势。特别是在章法安排上,大开大合,不落俗套,别有一番意趣。

近代名家邓散木先生曾夸赞秦桧的书法说:


秦桧的行书那么好,为什么少有人提及呢?首先,是他的墨迹不都,现在能看到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最为关键的,大家总感觉这人人品有问题,自然也就不会那么追捧他的书法了。

苏轼曾经说过:

欧阳询在他的《笔说》中也曾表态:



看见了吧。历代能写一手好字的那么多,什么样才能流传下来,被大家传承学习呢?功力只是一方面,还要考虑到书家自身的学养和修为。颜真卿的字,即使不写的不怎么样,后世见了,也会喜欢。秦桧的呢,一看到他的字,马上就联想到他的人了,自然不会被大家推崇。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也就能明白,所谓的书法艺术啊,要想写出点名堂,光埋头临帖还不够,最好有一些技法之外的让人佩服的东西。另外,咱们也别老是去抱怨什么名人书法了。还是那句话,书法和人名,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两方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