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是,孩子真的喜欢、真的需要、真的愿意接受这种牺牲式的爱吗。绝大多数的“自我牺牲”,都是在感动自己,恶心别人,“自我牺牲”的父爱母爱,也不过是给自己控制欲的一个借口,给自己剥夺孩子反抗权利的一个借口。

哈喽,终于等到您,还好我没放弃!您终于来了!这里有您最想知道的!这里有您最想不到的!这里有您在别的地方看不到的!总之,您来对地方了~那么下面就让我带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

出门在外,有时候难免需要在景区、车站等地方吃饭,尽管都知道这些地方吃饭很贵,却也是无可奈何。

遇到这样不得不吃的情况,带着孩子的家长往往选择给孩子吃比较贵的食物,自己则只是将就一下,甚至干脆不吃。

前段时间,网上就有人po出了一张母女在外吃饭的偷拍图,女儿面前摆着各种各样的丰富食物,母亲面前却只有一桶简单的泡面,二人食物天差地别。

就这样,母亲还在给女儿夹菜,网友们也纷纷感叹: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中国,很多父母都觉得这样做很正常,他们对孩子的爱是“自我牺牲”,自己忍受“小破差”,也要给孩子“大好优”。

然而,这样的父爱母爱并不是一种正常、健康的状态,“自我牺牲”往往容易演变为对孩子过度的监视和控制欲。

在他们看来,自己为孩子牺牲这么多,孩子享受了自己牺牲带来的生活,就应该什么都听自己的,自己有权利管控孩子的人生。

可是,孩子真的喜欢、真的需要、真的愿意接受这种牺牲式的爱吗?

绝大多数的“自我牺牲”,都是在感动自己,恶心别人,“自我牺牲”的父爱母爱,也不过是给自己控制欲的一个借口,给自己剥夺孩子反抗权利的一个借口。

1、限制孩子的选择自由

父母自觉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孩子,沉浸于自我感动之中无法自拔,然后便是理直气壮地插手孩子的选择,限制孩子的人生。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母亲,他们没有自己的生活,一切围绕着孩子转,别管嘴上怎么说,潜意识里就是在要求孩子必须做出回报,看似无私,实则最为自私。

2、对孩子的情感勒索

牺牲式的父爱母爱,很容易转化为对孩子的情感勒索,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

当你考试考砸了,母亲训斥你,“怎么对得起我辛辛苦苦在外边工作赚钱?”

当你不想找个人将就着结婚,母亲抹着眼泪,“我为你忙活了半辈子,就想早点抱孙子!”

正常人都会问心有愧,又如何反抗?

这种自我牺牲,其实不过是为了操纵孩子而掷出的筹码,并且屡屡应验。

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在父母情绪变化时就选择服从讨好,委屈自己也要满足父母的要求,甚至越来越不安,自己也不停做出牺牲,直至迷失自己。

对孩子最好的爱,不是牺牲,而是放开手。

最后,愿看文章的你,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一路上,有良人相伴!喜欢就点个赞吧,欢迎评论、吐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