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几年由于网络化的发展,很多人平时都是在电子设备上敲字,很容易导致提笔不会写汉字,所以很多人担心如果推行了无纸化考试,会不会加剧这一现象。往常老师阅卷都是一份份重复性的工作,到后期很容易产生疲倦感,失误率比较高,但如果推行了无纸化考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帮忙下,高效的标准化考试体系将会使考试更加客观和公正,速度快、准确性高。

  现在几乎所有的大学考试除了计算机等特殊科目外都是纸面作答的,虽然我们都知道这是要用到纸张,但我们不知道到底消耗了多少资源。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广西民族大学校长谢尚果说,他曾算过一笔账,如果一所大学有2万名学生,每年仅期末考试就会用掉7吨纸,那么全国大概有3000所高校,总计就是21000吨纸,大概需要73500吨的木材来制作。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果然任何一个很小的数字乘以几万、几百万就瞬间是一笔很大的账目了,当然了,谢委员的这条提议主要还是为了节省资源、进而减轻环境污染、减少碳排放,所以初衷肯定是好的,但到底可不可行呢?

  无非就是客观性和主观性,如果这两个方面都满足的话,基本上问题就不大了。

  首先讨论客观性:

  那就是技术手段能否满足,事实上以现在的网络技术手段完全Ok,没得一点问题,很多学校和机构也已经在运用了,大概有以下三种模式:

  1、单机模式:提前在每一台电脑上下载好试题,考生答完再由老师负责收集即可,这是刚开始的一种模式,效率比较低,现在基本上被淘汰了;

  2、C/S模式:提前在云端上传试题,考生在客户端登录、抽题、作答、然后再把结果上传即可,如今很多大学的计算机考试就是用的这种系统;

  3、B/S模式:全程在云端进行,直接打开浏览器找到对应网址并打开就可以作答,是效率最高的一种,也是最安全的一种,也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模式。

  其次就是主观性,比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大概有以下两个方面:

  1、很多人担心大学生疏于写汉字

  最近几年由于网络化的发展,很多人平时都是在电子设备上敲字,很容易导致提笔不会写汉字,所以很多人担心如果推行了无纸化考试,会不会加剧这一现象。其实比起大学生一学期下来的写字量,期末考试那点简直是毛毛雨,当然了,也有一些大学生确实是一学期下来只在期末考试提提笔,但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即使不用无纸化,也没啥卵用。而且如今很大学生期末复习基本上主要是通过PPT、网课、电子资料等,所以也不用担心他们用电子设备过多导致眼睛疲劳等,因为一场考试最多也就两个半小时,而很多大学生基本上每天的看电子屏幕时间都超过了五小时。

  2、没有仪式感

  也有人提出如果推行了无纸化考试,总觉得没有仪式感,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习惯问题,就像南方人吃面条总觉得没有吃正餐一样,大家用久了自然就好了,和烟花爆竹一个道理,我们总觉得如今的春节少了点什么,但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和我们小时候一样快乐,并不觉得年味淡了。其次就是仪式感这个东西因人而异,你在乎了,他就有了,你不在乎,他自然也有没有了,所以比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来说,少部分人的仪式感还是需要让步的。

  当然了,作为民主国家,虽然理论上完全可行,最后的决策还是会通过投票来决定,让我们拭目以待。

  除此之外无纸化考试还有以下优点:

  1、通用性、可操作性强

  由于全程是在线上进行,实现了网络化、无纸化考核的功能,在批卷、成绩统计、查卷等环节的可操作性都是很强的;

  2、效率高

  大规模考试直接可以在一个局域网里完成,考生作答的内容直接通过网络传到批卷老师的电脑上,老师也不用再一份份试卷去登成绩了,大大提高了效率。

  3、失误率更低

  往常老师阅卷都是一份份重复性的工作,到后期很容易产生疲倦感,失误率比较高,但如果推行了无纸化考试,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帮忙下,高效的标准化考试体系将会使考试更加客观和公正,速度快、准确性高。

  当然了,每次改革总会有人支持,也总会有人反对,但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眼光还是明亮的,所以社会的进步是少部分人挡不住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