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正是王忠嗣辞世之年,唐玄宗命哥舒翰为主将,率六万精兵,发动了石堡城会战。尽管积石山之战获胜,但出于“面子”的需要,唐玄宗勒令王忠嗣,必夺石堡城。


唐玄宗在位前期,曾有一位名叫王忠嗣的将军。他骁勇善战,智谋百出,功勋卓著,曾兼任河东、朔方、河西、陇右四镇节度使,较之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悍然发动“安史之乱”,终结大唐辉煌盛世的安禄山,还多一镇;他统帅20余万精锐将卒,“佩四将印,劲兵重地,控制万里,近世未有也”。更令人称奇地是,他的部下,如郭子仪、李光弼等,都在而后的“安史之乱”中,成为平叛,维系唐朝统治的中流砥柱。
令人不解的是,这位名将,虽在当时及后世广得赞誉,但在社会大众层面,却近乎寂寂无闻。很多以唐玄宗朝历史为背景的文学艺术作品,对他或直接无视,不予置喙;或简略提及,成为主角们的“陪衬”。如前段时间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作为王忠嗣的女儿王韫秀,倒是“大放异彩”,戏份多多;她的老爹,却惨遭编剧改名为“王忠祠”,戏份寡少。不知九泉之下的王老将军得知此事,会有何感慨?

有人曾说:若王忠嗣不遭谗被免,不英年早逝,安禄山等或许不敢肆无忌惮地发动叛乱;唐朝,乃至古代中国的历史,或将呈现出不同的面貌。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呢?下面,我们就通过王忠嗣平生事迹和功业的梳理,对上述说法的准确性、可靠性,略作评析。
王忠嗣(706年—749年),原名王训,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人。王忠嗣出身于军人世家。他的父亲王海滨,曾任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以骁勇闻名于世。

唐玄宗开元二年(714年)七月,吐蕃进犯陇右,唐玄宗诏命陇右防御使薛讷率部抵御。薛讷命王海滨为前锋,率军与吐蕃交战。王海滨多次获胜,斩获颇多,军功卓著。

王海滨的功绩,引起了其他将领的嫉妒。当王海滨再次率军与吐蕃激战时,其他将领却寻找种种借口,迁延观望,拒绝配合、救援。王海宾部寡不敌众,终全军覆灭,王海宾也血洒疆场,壮烈殉国。不过,由于王海滨等爱国将士浴血奋战,唐朝最终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
战后,唐玄宗下诏追赠王海滨为左金吾大将军。还将他年仅九岁的儿子王训收养于宫中,赐名“忠嗣”。并令李亨等皇子与王忠嗣交往。

或许父亲为国捐躯,给王忠嗣极大影响。他或许出于为父亲报仇的心理,或仰慕古人纵横驰骋疆场,保家卫国的风采,因而从小就立志于武事。他不仅如饥似渴地阅读兵法,思考前代名将谋士们的用兵布阵之术,还热衷于学习各项武艺技能,提升自己的单兵“武力值”。
时月就这样一天天的流逝了,王忠嗣也慢慢长大成人了。他为人勇猛刚毅,寡言少语,富于用兵谋略,颇有父亲遗风。唐玄宗经常与他谈论兵法,王忠嗣智谋百出,对答如流,颇受唐玄宗器重。唐玄宗曾多次赞扬他说:“你今后必然会成为一代良将啊。”
为让王忠嗣得到历练,唐玄宗命他任代州别驾。王忠嗣上任后,在辖区内采取铁腕手段,“扫黑除恶”。素来跋扈飞扬的大姓豪强,纷纷收敛行迹,不敢轻易触犯法禁。
除处理辖区政务外,自持武勇的王忠嗣还经常率骑出塞,巡视边疆,震慑异族。皇子李亨(后来的唐肃宗)得知后,忧心忡忡,禀告唐玄宗说:“王忠嗣虽勇于武斗,却有轻敌之嫌,恐怕一旦不慎,会有闪失。”因此,唐玄宗诏令王忠嗣回朝。
此后,王忠嗣虽多次在河东、河西等边镇任军职,但都因唐玄宗担心他在强烈的为父复仇意愿驱使下,盲干、蛮干,而屡屡诏诫各地镇将不可授其重任,而无所事事。唯有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他亲率数百精兵,偷袭吐蕃,斩杀数千人,缴获羊马以万计的军功,眩晕了唐玄宗及一众朝廷大员。一颗即将小宇宙全能爆发的将星,正在冉冉升起。

无论是堪称爆表的单兵武力值,还是运筹帷幄排兵布阵,王忠嗣都爆发出了惊人的天赋。在与吐蕃人交战时,他不仅智谋百出,克敌制胜;即便落入敌人重兵包围时,他也敢单人独骑,冲入敌阵,“左右驰突,独杀数百人”。不输当年赵子龙单枪匹马在长坂坡冲锋陷阵的风范。

因军功显赫,王忠嗣军职也不断升迁,由左金吾卫将军同正员、左羽林军上将军、河东节度副使、兼大同军使,终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以年仅35岁英年壮龄,出任河东节度使。次年,兼任朔方节度使。
王忠嗣之所以年仅壮龄,即兼掌河东、朔方,当然不仅仅靠的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个人武力值,更有巧妙缜密的谋划。他曾巧施反间计,使突厥各部自相攻伐;趁其内耗严重之际,再以唐军大兵压境,摧枯拉朽,攻城略地。

在王忠嗣阴谋、阳谋兼用,拉拢、暴击软硬兼施下,一度强盛的突厥内部支离破碎。就连乌苏米施可汗,也在天宝三年(744年)被部下斩杀,传首长安。自此,塞外安定,突厥不敢犯边。在与吐蕃、吐谷浑等部族的频繁战争中,王忠嗣所部也捷报频传,开疆拓土。

天宝五年(746年)正月,军功卓著、声威赫赫的王忠嗣不负众望,出任河西、陇右节度使。不久,又暂掌朔方、河东节度使事。一人而身兼四镇节度使,统率20余万精将锐卒,节制万里。麾下将领,也可谓人才济济,如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李晟等,皆成为“安史之乱”中及唐朝后期平叛、护国的元勋虎将。自唐朝开国以来,无出其右者。综观大唐全史,除曾一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堪与其比肩外,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曾经年少气盛、自恃勇武,动辄暴击敌酋的王忠嗣,日渐沉稳持重。他经常对别人说:“国家和平时,将军的主要职责,不应是动辄使用武力,以耗费国力和将士的死伤为代价,来博取个人的荣耀功名;而应以抚恤部下、保持边疆安宁为主。”基于这一信念,王忠嗣不再动辄出兵击敌。或许基于“功高震主”的顾虑,早在天宝五年四月,王忠嗣就以不习惯河、陇风俗人情为由,急流勇退,坚辞朔方、河东节度使之职。
王忠嗣不愿意再以耗费国家财力物力,以成千上万将士的鲜血和生命为代价“折腾”了,好大喜功的唐玄宗却不乐意了。因为,此刻一直萦绕在开创大唐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头脑中,令他茶饭不思、寝食难安的,是一个叫石堡城的地方。

名不见经传,现代人已很少知道的石堡城(今青海省湟源县日月乡石城山),当时可是名闻遐迩的大唐、吐蕃必争的战略要地。石堡城的东面,就是“天下富庶者无出陇右”的陇西郡。吐蕃若占石堡城,唐朝西部可谓门户大开,再无险可守。吐蕃铁骑大可挥师陇西,一鼓作气,夺占富庶的河陇平原;进而挥师东进,争夺中原。唐朝若得石堡城,就可据险而守,遏制吐蕃人的入侵。
因此,从唐高宗时开始,至唐玄宗时,唐、蕃围绕石堡城,曾发生过六次大规模的争夺战。最近的一次,也是让唐玄宗感觉“倍有面子”的一次交战,爆发于开元十七年(729年)三月, 时任朔方节度使李祎通过一场精彩的远征突袭战,一举收复被吐蕃夺占数十年的石堡城。逼使吐蕃称臣纳款,臣服唐朝12年。
令唐玄宗如鲠在喉、郁闷无比的是,一直蛰伏称臣的吐蕃人,竟敢效法唐军,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也实施了一次堪称经典,可写进兵法的奇袭战,再次夺回石堡城。
将此战失利视为奇耻大辱的唐玄宗,调兵遣将,誓夺石堡城。大唐最牛将领王忠嗣,自然被唐玄宗寄予厚望。可惜,经过缜密的思考、谋划,王忠嗣给唐玄宗泼了一桶冷彻心骨的冰水:石堡城易守难攻,不宜仓促出战。目前的上策是:休兵秣马,观察势态,待时机成熟,再夺取它。

当然,王忠嗣之所以提出这样的建议,并不是他认为石堡城没有战略价值。相反,王忠嗣经过深谋远略,已经觉察到,如果和吐蕃在石堡城纠缠拉锯,势必给大唐造成极大的国力、军力的损耗。相较而言,如果部署得当,积石山(今甘肃省临夏州境西界中南段南起土门关、北至黄河边一系列山峰及其东侧山峰的总称)也可以有效地屏障西北。

经过周密部署,王忠嗣指挥唐军,发动积石山之战。此战不仅重创吐蕃精锐力量,还夺取、控制了积石山区域。战后,唐军沿积石山修筑了众多防御工事,石堡城失守将引发的门户洞开的风险,已大为降低。因此,或许在王忠嗣看来,石堡城已形同鸡肋,无需血战攻夺了。
然并卵,石堡城的失守,在唐玄宗看来,是蕞尔小邦的吐蕃对天朝,对天子尊严的肆意侮辱和践踏。尽管积石山之战获胜,但出于“面子”的需要,唐玄宗勒令王忠嗣,必夺石堡城。
面对皇帝雷霆震怒和难测天威,李光弼等将领劝说王忠嗣要识时务。个性倔强的王忠嗣却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我岂能用数万将士的鲜血和性命,来换取我个人的官职和荣耀!”

得知王忠嗣的态度后,唐玄宗极度震怒,对王忠嗣态度也发生剧变,这就给妒贤嫉能、口蜜腹剑的奸相李林甫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他暗地指使济阳别驾魏林上奏,诬告王忠嗣任河东节度使时,曾对时任朔州刺史的魏林说:“早年与忠王(太子李亨)在宫中一起生活的日子,真令人留恋;陛下如今年迈了,我愿意尊奉太子。”

对宫闱权争极度敏感的唐玄宗闻奏后,勃然大怒,于天宝七载(748年),下诏解除王忠嗣兵权,押解入京,并命三司严加拷问,王忠嗣是否说过、做过如此大逆不道的话或事。在李林甫的撺掇、操作下,王忠嗣几乎被陷害致死。
曾为王忠嗣部将,因骁猛善战成为唐玄宗新宠,此时代替王忠嗣出任陇右节度使的哥舒翰,冒着丢官丧命的风险,上奏替王忠嗣辨明冤枉,并请求以自己的官职替王忠嗣赎罪。唐玄宗才怒气稍减,将王忠嗣贬为汉阳郡太守,后转任汉东郡(今湖北随州)太守。
天宝八载(749年),郁郁寡欢的王忠嗣暴卒,终年四十三岁。一代将星,就此黯然陨落。
也正是王忠嗣辞世之年,唐玄宗命哥舒翰为主将,率六万精兵,发动了石堡城会战。唐军付出了死伤一万余的代价,杀伤俘虏的吐蕃兵,竟然不到600人。如此战损比,充分印证了王忠嗣此前的预见。“诗仙”李白曾写诗《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描述此事说:“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唐玄宗不辨忠奸贤愚,自毁长城。致使七年后,当安禄山悍然发动叛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时,唐军一时竟无能与之抗衡的将帅。唯有颜杲卿、张巡等文官小吏,奋起反抗;却如以卵击石,纷纷殉国。唐玄宗也落得仓皇西窜、马嵬丧爱、四川失位的凄惨下场。不知道在他凄凉的晚年,回顾一生峥嵘岁月时,是否会想起王忠嗣来?是否会为自己当年意气用事、听信谗言、自毁长城的行为而深深的懊悔?幸运的是,王忠嗣当年提拔、栽培起来的旧部郭子仪、李光弼等,不负众望,承担起了平定叛乱的历史重任。王忠嗣若泉下有知,当亦含笑瞑目了。
1.(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2.(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3.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4.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说明外都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