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里孩子写字:墨汁用完,就去柴火堆里找木碳与水拌着用,心酸!

原题:《关于写字 | 吴 仲》

01

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毛笔,具体时间忘了。记得那会还小,约莫六七岁;正当能乐,可乐挺多的时候。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又在山里,小孩还是有很多被大小孩传递下来的,连同新发掘出来的,让我们乐此不疲的,天真无邪。但也不是一直都能天真无邪。那你得是只蝴蝶,可蝴蝶也得有个下雨刮风的时候。这会的我,就不能出门了,只能老实的呆在房间里。

山里,又是在那个年代,都忘了孩提的我,在房间里都在干些什么;看书?识不得几字,家里也找不到只字片纸;看电视?唯一电器——手电筒,还忽明忽暗的。毛笔字和象棋,算是启蒙得比较早的了,可能是因为父亲的缘故。父亲倒是识得些字,年轻时也在外面走动过,但对于子女教育,与山里别的父亲是没有什么两样的。那个年代,农民的背脊还得猫在公粮下的,那一亩三分贫瘠地上,无暇于吃以外的太多;更何况是,这奢邈的、无意识的,家庭引导和教育。

在山里,父亲会写字,谈不上有多好,算是能对得住他那个秀才文凭。所以家里能找到毛笔和墨,倒也不奇怪;难为的是,还有几本泛黄的残旧拓本;是谁的,记不得了,有行有楷;现今想起,估摸着像颜鲁公和黄庭坚的,好几大本。

02

新的事物,对于一个孩子,总是能有几分热度的。父亲也不知道从何处,为我寻了些报纸。笔墨到位后,父亲以他的写字标准,规范坐姿,把手捻握;按着字帖,写了些字范;就这样,一个山里的小娃娃,与笔墨有了那么一丝丝薄缘。后来,每天晚上只要没有什么事,就会在那荧火般的昏暗灯光下写会儿字。后来父亲虽没再怎么引导,但凭对那几本字帖的执著,自己还是深深地感觉到,此时写的字是要好于同龄人的。

生活,总是拮据的。有时墨汁用完了,又没有钱买的光景。自己就会去柴火堆里,找些木碳,然后碾磨成粉末,与水搅拌着用;也能出黑字,就是稍淡了些。

麻烦一点,但饶有兴致的,是制做毛笔;那时也小,大人也没有时间搭理;更不可能知道毛笔是用猪、兔、鼠等动物的毛发做的。那时就发现,芦苇茎秆顶部的纤毛,一丝一丝的,与毛笔上的毛差不多。取回家来后,再砍了些小烟竹,结合毛笔样式,做了杆毛笔;而后顺便用头发也做了一杆,因为当时觉得,毛笔的毛和头发是最相似的。后来验证,芦苇纤毛做的毛笔还真能写字;而头发做的,却大出意料之外,完全没法铺墨。

历经小初高大,写字也是冷一阵,热一阵,算是坚持了;以致近年拾起时,倒还有些基石。

03

这一晃,近三十载过去了。此刻静坐,思绪萦绕;往事点滴,历历在目。

书桌前,灯光明亮,案台风光;笔架上,毛笔杂凌满目;书案下,临笔字稿,堆积零落。

三十载里,当被时代赶出了大山;天真无邪、山水草木,就注定被遗落在山头、溪尾、漏屋间。

繁花微启,仍记桃花朵朵;大道条条,犹望溪窄野陌。

纤云一簇簇,微风一阵阵,白衣苍狗,却是有雨有晴。

作者简介

本名吴仲,字为之,笔名一一。祖籍湖北咸宁,深圳文化行业策划人。

平日里,喜欢一抹幽静,爱读些文史。闲暇中,有素笺落笔之意,却无临池静坐之心;有见水观山之私,偏少见智晓道之骨。混混沌沌忘逍遥,惶惶兢兢过日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