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进行语言暴力,比如吼孩子,将。比如,叫孩子打扫房间,孩子有情绪打扫得不干净,就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身边的朋友问我,孩子经常不听话,说也说不听,教也没有用,最后还是得用吼的,但是心里又害怕,经常吼孩子,影响家长情绪,还担心心理是否有影响?很多家长都是如此,一开始可能还有点耐心,可是后来怎么说都不听,一次次犯同样的错,父母就从语重心长的言谈变成了严厉的大吼。

请家长一定要明白:言语上的伤害比外在伤害更严重,外在伤痕看得见的,言语上的伤害却是无形的。

上周末,我带着小宝去邻居家做客,刚好看见她儿子在罚站。

小孩揣着碗,碗里还有一半的饭,他一脸不开心,邻居站在一边喋喋不休。

“你的嘴是缺角了?还是存心要败家?吃个饭弄得到处都是,你知不知道有多难打扫?”

说归说,邻居的手指还一直指着孩子数落,孩子全程都低着头看着手里的碗。

看见我来了,邻居更是气不打一处来,跟我抱怨:“现在的孩子真难教,说这么多遍了,还是这样,整一个就是猪脑子!”

话刚说完,孩子就哭了,邻居更加火大:“你还好意思哭?我不就是说了你几句,又没打你,搞得好像是我不对似的!”

或许感到委屈,孩子哭得更厉害了,受到情绪感染,小宝拽着我的袖摆,也泪眼汪汪的。

我看不下去,把邻居拉到一边:“算了,算了。”

后来在回家的路上,小宝突然说:“妈妈,谢谢你”。

我很奇怪他的突然道谢。

儿子解释道:“小让(邻居家的小孩)好可怜,他妈妈不尊重他,骂他败家,还说他是猪头。”

“妈妈,谢谢你从来没有这样骂过我。”

那一刻,我心里不太好受。

原来,只是这样,孩子便会对我们心存感激。

连孩子都知道,什么叫尊重,大人为什么还用语言暴力去羞辱孩子?

像小让妈妈这样的家长有很多,他们觉得,孩子做错事了,自己没有动手,不过是说教惩戒,算得上是慈爱父母了。

但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

粗暴的说教也是一种隐性的暴力,会伤人,乃至杀人于无形。

父母进行语言暴力,比如吼孩子,将

对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会造成极大的阻碍。

为什么你越吼孩子,孩子越不听话呢?

第一:吼的时候主要是父母在发泄自己的情绪,孩子感受不到爱。

第二:吼的时候孩子没法表达意见,找不到真正的原因。

第三:吼的时候找不到理智的解决办法,孩子还是会犯错。

我曾看过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 

一盆植物被活生生“骂”死了。

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事情发生在阿联酋,实验者挑了两株生长情况一样的绿植。

给两棵绿植装上保护套,放在学校大厅里,每天接受一样的光照、一样的浇水施肥。

唯一不同的,是学生对它们的态度。

左边绿植被贴上标签: 

“这株植物被霸凌”。

而右边则是: 

“这株植物被褒奖”。

学生通过现场录音的形式,留下积极或消极的话参与实验,这些话每天在绿植“耳边”被循环播放:

“你看起来像快烂了一样”

“没人喜欢你!”

“你就是废物,你一无是处!”

左边绿植每天“听着”恶狠狠的辱骂。

“你真的很美!”

“一见你我就特开心。”

“我喜欢你做自己的样子。”

右边的绿植每天生活在幸福的天堂。

在录音循环播放了30天后,被言语霸凌的植物,叶子枯黄,形态萎靡;而饱受称赞的植物,则生机勃勃、朝气十足。

(左边为被语言霸凌的植物,右边为被赞美的植物)

语言暴力的威力有多恐怖?无异于一场“谋杀”。

那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人身上会怎样?

一位参与试验的小女孩说: 

如果植物都能被影响,那么我想人一定也会。

她说的很对。

语言暴力,完全可以把人也逼死,尤其是三观还未形成的孩子。

或许,不是所有的语言暴力都关乎生死,但也一定会给孩子带来精神层面的伤害,这份伤害同样不可忽视。

首先他会非常暴躁,无形中学习爆脾气

,今天他这样被人吼,明天他也会吼别人,内心畏惧,却又不服气,会更加叛逆,他势必会叛逆。他现在小,没有力量与你反抗,等他有一天长大了,他一定会与你反抗,激化矛盾,变得孤僻。不好好说话的父母,都是孩子性格缺陷的元凶。

第二,性格软弱,不敢承担责任

,亲子关系越来越差,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语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伤痛。

第三,会导致他的性格自卑和内向,敏感,胆小怕事

,大人如此的强势和暴躁,会导致孩子的能量发挥不出来,于是他会封闭自己,内向和自卑是必然的。处理人际关系很困难。

第四、父母的吼叫,扼杀孩子创效力,很难发现自己的创造力

,吼孩子不是良药,是孩子的毒药。

哈弗医学院,长达11年的研究证实,

长期遭受父母语言暴力的孩子,大脑用于学习和记忆的区域,让孩子智力受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无法集中,而这些伤害几乎是永久性的

。言语是把尖刀,愿所有孩子被温柔以待。我们做父母的完全可以有情绪,但是不要在情绪中解决问题。千万不要把发泄当做对孩子的管教。

我的一位读者给我留言说,她小时候活得毫无尊严。

她的母亲会随时闯进她的房间,看她有没有在学习,如果没有就会骂她“懒惰鬼,以后活该去给人洗盘子”。

她和朋友的通信,甚至上课传的纸条,随时能被母亲翻出来,大声责骂和嘲笑。

你这么会交际,以后是想去当交际花吗?

我怎么会生了你这么一个没用的女儿?

天天管你我真的烦死了,你怎么不去死啊?

从小到大,她在母亲面前都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又会挨骂,这份敏感懦弱甚至延续到她成年以后。

31岁的她,从没谈过一段超过两个月的恋爱,她很难与人亲近,伴侣普通的一句话都让她过度紧张,患得患失。

工作上,升职加薪她从不主动争取,不是不想,是不敢。

一件事还没开始做就觉得自己大概率会失败,反正什么都做不成,那就什么都放弃吧。

那些年,母亲的恶言恶语早已给她的心理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伤害,这份伤害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语言暴力真的会变成一把凶器。”

也许这把凶器,在一开始不足以到伤人的时候,但随着语言暴力的扩散,它一定会越来越锋利。

情况好一些的,是孩子自我伤害,情况糟糕的,孩子会用暴力去伤害别人,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沈阳市心理研究所曾对沈阳市少管所拘押的青少年进行心理调查。

发现无一例外,他们都遭受过父母密集而惨烈的语言暴力攻击。

心理学家们总结了几个伤害他们最深的词语:

● 废物

● 丢人

● 蠢死了

● 我宁可没有生过你

这些戳进他们心里的词语,后来都一一变成了他们的凶器,以及,他们与父母恩断义绝的断情刀。

网上有个问题:“为什么父母可以轻易伤害孩子?”

有个高赞回复是: 

因为这世上,再没有比父母欺负孩子更容易的事了。

孩子个子矮,力气小,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见识,没有心机,没有独属于自己的住宅。

这个时候,父母摆出一副“我为你好”的姿态,强词夺理地对他们进行碾压。

父母一定会赢。

只要父母一句“我不要你了”,孩子就陷入了绝地: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我还能去哪里?我完蛋了。

一定要这样对我们的孩子吗?

韩剧《请回答1988》里有一句台词:“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

这句话偶尔拿来当做委婉的道歉还可以。

但我们至少应该记得,哪怕我们真的第一次当父母,却都曾经做过孩子,我们小时候也有这样想法:

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是听到妈妈这么骂我我真的很伤心;

多希望妈妈不要老是骂我,能多夸夸我抱抱我。

我们知道做一个孩子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自己小时候曾经那么渴望父母的懂得和包容。

孩子做错事,我们生气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当我们在准备训斥孩子,发泄怒火时,能不能先冷静想想。

自己的孩子,真有那么不堪吗?和孩子好好说,一定是无效的教育吗?

答案是否定的。

著名心理学家马歇尔·卢森堡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就提到了一种和谐的亲子沟通方式,我也与大家分享一下:

1、避免给孩子下定义

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客观的描述孩子的行为结果。比如孩子没有完成作业,不要对孩子说:“你为什么不写作业?”

一旦父母对孩子的行为有评判,就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情绪。更恰当的说法是,“作业为什么没有完成?”

这是客观的疑问,孩子就会说出,因为作业太难、太多等原因,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教育引导。

2、分享感受

不少父母性子比较急,很容易就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比如,叫孩子打扫房间,孩子有情绪打扫得不干净,就会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这无疑是伤害了孩子感受,也许他只是想偷懒,却被冠以笨、无能的标签。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直接说出自己感受,“妈妈是想教育你勤劳,可是你打扫得不太干净,我就有点失望了。”

与此同时,也可以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是觉得妈妈对自己要求太高了,还是怎么样。

要是孩子就是懒惰不愿意做,态度可以适当强硬点,但要就事论事不要胡乱职责。

3、提出具体的要求

在清楚对方感受后,父母可以清晰地告诉孩子,希望他们做什么。比如孩子出门磨蹭,妈妈通常对孩子说:“你能不能别磨蹭,大家都在等你。”

这不是具体的要求,而是一种变相批评,也是一种威逼。

孩子一般听到这些,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反而继续慢慢悠悠。这种情况下,妈妈应该对孩子说:“快要迟到了,五分钟后出门吧。”这才是对孩子提出具体的要求。

用4个“改变”让你忍住不吼孩子:

1、用描述情绪代替不耐烦,把“你自己一边玩去不要来烦我”,改为“妈妈不是超人累了也要休息,让妈妈休息一下好不好?”

2、用和谐的语言代替发火,比如,“垃圾又到处扔就知道给我添乱”,改为“”如果垃圾又不扔进垃圾桶,家里就会变成垃圾堆了哦。

3.用拟人化言语代替批评,比如,“怎么又不关冰箱门,真不长记性”,改为,“记得把冰箱门关上,冰箱里的酸奶很怕热。”

4,用建设性语言代替唠叨,比如把“怎么又把水洒了”,改为,“和妈妈一起把桌子擦干净,下次要小心一点哦。”

另外,父母学会以下几句话引导孩子,相信你的孩子会越来越好。

1、孩子,发生什么了?爸爸妈妈爱你,但不喜欢你现在的这种行为。

孩子犯错之后是非常恐慌的,因为担心受到长辈的责怪,这句话可以安抚小孩子,所以当孩子犯错之后,父母一定要克制脾气,心平气和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再作出判断,如果孩子错了再教育,如果没有错就不要责怪孩子。

2、告诉我你内心真实的想法。很多家长从来不了解孩子的想法,每次都把自己的想法往孩子身上套,可以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也可以缓解他们的情绪。

3、让我们想想,怎样做会更好?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解决办法,即使孩子说的不一定正确,不切实际,但是这是锻炼孩子思考的一个好机会,不要过分否认。

4、用你的方法,结果会怎样?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即使解决方法是不对的,也应让孩子继续思考会有什么后果,然后可以说说自己的想法来引导孩子知道结果。

5、下一次再这样会怎么处理?让孩子通过这次犯错的反省,做出改正,下一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他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也会对自己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进步。

其实,孩子并非不骂不成材,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春风化雨般的教导,同样能使他茁壮成长。

不要等到孩子受伤了,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才来悔恨当初。

母子一场,是百世修来的缘分,但愿我们都能好好珍惜,那个渴望我们拥抱的孩子。

与你们共勉。

今日话题:

父母如何避免对孩子进行语言暴力,你还有哪些办法呢?

请到评论区留言,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