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月在村为群众办事上百件,每年帮助群众写各种申请、证明以及各类书信上千次,并帮助困难群众申请民政求助和医疗救助,帮助无房户申请建房资金,申报易扶贫搬迁,帮助本村长年在外务工群众申请廉租房,还帮他们代缴各种费用,帮助贫困户追讨退回股金,尽量为群众解决后顾之优,做好他们的“服务员”。我积极联系黔南医专争取到30万元项目资金帮助内麦组发展示范养殖,在我和驻村干部的带领下,内麦组的群众轰轰烈烈的干了起来,稻花鱼养殖面积近百亩,产业逐步成型。

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愿意奔赴这扶贫战场,纵然满是艰辛,我亦无怨无悔。两年多的扶贫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种种经历,所见所闻,给予了我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也为我留下了人生难忘的一页。

我是2533人的村第一书记,是213人的网格长,还是8户33人贫困户的帮扶责任人。我叫郑雷,是荔波县朝阳镇板麦村“第一书记”,也是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的一名老师,更是一名党员干部。

板麦村第一书记郑雷

2018年3月,受黔南医专党委选派到板麦村驻村扶贫担任“第一书记”。当时,我的妻子已怀孕五个多月了,年迈父亲身患癌症,面对特殊的家庭情况,我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服从组织安排,来到板麦驻村。

这一路,我对家人充满亏欠。“赊知病父老更瘦,为农许国苦田间。观子新照泪一遍,难辨炊烟与雨烟”这句诗歌,是我驻村期间写下的,也是我内心真实的感受。驻村以来,我的工作一直繁忙,回家的时间极少,有时候连续在村工作数月,就连妻子临产的当天,上午我还在村工作,父亲于2018年11月去广州化疗,我无法陪同前往,错过人生中的许多大事,不能陪伴孩子成长,心中充满万分愧疚,一遍遍留下心酸的泪水。

这一路,我用心为民服务办事。每月在村为群众办事上百件,每年帮助群众写各种申请、证明以及各类书信上千次,并帮助困难群众申请民政求助和医疗救助,帮助无房户申请建房资金,申报易扶贫搬迁,帮助本村长年在外务工群众申请廉租房,还帮他们代缴各种费用,帮助贫困户追讨退回股金,尽量为群众解决后顾之优,做好他们的“服务员”。

板麦村的群众变成了除了家人以外的另一份牵挂。我多次为智力障碍的村民何吉土寻找救助,还自己花钱为他购买衣物和鞋袜,帮他打扫卫生。2019年底,安排危房改造,让他住上了新房,何吉土不怎么会说话,但看到我总是乐哈哈的。看到这样一个虽然智力有一些障碍,但又是如此朴实、善良的村民,终于有了新家,我也替他高兴。我将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注何吉土及其他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

我深知,一个村要长远发展,就必须要有产业带动。所以,一直在帮助村民寻找致富的好产业。在本村推广稻花鱼养殖,筹集资金发放鱼苗10万余尾,覆盖630户,实现稻田两种收入,平均每亩给群众增收500元以上。我积极联系黔南医专争取到30万元项目资金帮助内麦组发展示范养殖,在我和驻村干部的带领下,内麦组的群众轰轰烈烈的干了起来,稻花鱼养殖面积近百亩,产业逐步成型。

我想方设法争取各方对板麦村的支持,从多个公益组织争取到的物资价值10多万元,只要群众用得上的,都往群众家中送。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大年初三返回村,连续工作二十余天。利用我的自身的专业优势,认真组织开展联防联控工作,多方联系获得医用口罩数百个,发给有急需群众。获得医用测温枪、酒精、手套、手部消毒液等物资供村防控使用,并带领驻村队员做好宣传和排查等工作,守住了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的学习,不断增强了党性修养,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为一名驻村干部,经常在田间地头和群众交心谈心,以满腔的热情感化群众,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为民办事,待人接物热情主动,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由于我的工作得到了群众认可,于2018年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获“镇级优秀驻村干部”的称号,2019年被荔波县授予“脱贫攻坚优秀党务工作者”的称号。

在这一路上的攻坚战中:从烈日高阳里走来;从深秋隆冬里走来;从灯火阑珊里走来,我懂得了付出与坚守的真实涵义。当迎来荔波县宣布“脱贫摘帽”的那一刻,我心中充满激动,感觉一切艰辛都是值得。今年,我们也终将迎来“小康”。

— END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