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该村老彭庙庄麦田,正在和村民一起挆秸秆剁的“能人”卢明月自豪地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镇里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和村民环境意识的增强,村民不再焚烧秸秆,而经过收割机打碎的秸秆还田又存在弊端,秸秆处理成了问题。从去年开始个别头脑灵活的村民就购买了打捆机,免费给村民秸秆打捆,自己回收秸秆,作为牲畜草料或工厂材料销售到外地,成了村里的“能人”。

天中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丹华

近日,如果你走进汝南县各乡镇收割后的麦田,尤其是南部乡镇麦田,随处就能看到一辆辆秸秆打捆机、一捆捆散放在田间的秸秆和一个个大型“草场”。那一个个秸秆捆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田间,犹如一块块闪闪发光的“金砖”,蔚为壮观,还有那被秸秆捆挆成的草垛,像极了一座座豪华大气的古城堡,更是让人赞叹。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5月27日上午,在该县王岗镇罗庄村麦田,多台秸秆打捆机正在作业。打捆机驶过,只见散落在田间的秸秆瞬间被吸进储存箱,随后一捆捆秸秆被吐出,像极了下蛋的“母鸡”,受到在场村民的称赞!

机会难逢形胜在,狂歌吊古漫悠悠。“购买打捆这套设备才3万多元,光去年打花生秧,就挣了两个打捆机钱。”在该村老彭庙庄麦田,正在和村民一起挆秸秆剁的“能人”卢明月自豪地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镇里环境整治力度的加大和村民环境意识的增强,村民不再焚烧秸秆,而经过收割机打碎的秸秆还田又存在弊端,秸秆处理成了问题。去年,在镇政府的引导和宣传下,她花了3万多元购买了打捆设备,她家成了他们村最先吃“螃蟹”的人。

不同的乡镇,相同的场景,一样的目的。当日下午,在该县的南余店秧湖村、梁祝镇马北村、吴营村,打捆机奔驰在收割后的麦田,装满秸秆捆的四轮车行驶在田间地头,产业工人忙碌在“草场”,处处是一派秸秆处理繁忙景象。

“今年,我们村打捆机的使用,真是方便了村民,解决了村民‘头疼’的秸秆处理问题。”在梁祝镇吴营村正在往“草场”运送秸秆捆的张艳伟告诉记者,他家20多亩地里的小麦秸秆已全部打捆,接下来,把麦茬旋耕、抗旱后很快播种花生,再也不用担心由于埋在地里的秸秆影响花生出芽率,甚至影响到后期花生的生长或出现死苗现象。“今年,我们村95%的村民都选择了打捆,个别没打捆的是没争到打捆机,又急着种上花生后出去打工。”

据该镇农办副主任伍新权介绍,村民处理秸秆有两种途径,要么直接把秸秆打碎还田,要么直接集中回收再利用。前些年,村民大多倾向第一种,但近年来,村民发现秸秆还田秆还田存一些弊端:除了容易引发病虫害之外,秸秆还田时如果秸秆颗粒太大的话,容易造成种子和土壤接触不完全,影响发芽率。同时,还田秸秆腐烂慢,影响后期花生秧生长,甚至出现花生枯萎。从去年开始个别头脑灵活的村民就购买了打捆机,免费给村民秸秆打捆,自己回收秸秆,作为牲畜草料或工厂材料销售到外地,成了村里的“能人”。今年在镇政府的大力引导和宣传下,目前该镇打捆收割机大速度增加,村民的打捆积极性也高涨,一度出现了一机难求的现象。目前该镇秸秆打捆实现了9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