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升任18军军长,老蒋送他签名照时故意写错一字,黄却感恩戴德

在国民党被俘的将领中,黄维是出了名的“顽固”,27年的被改造生涯,他是狱方最后还不想放的13人中的一位,也是最后一批被“特赦”的战犯。


黄维,出生在江西贵溪一户贫苦农家,少年时就显示出坚韧的性格和勤奋的品质。师范毕业后在家乡当教员。二十岁那年,黄埔军校首次秘密招生,他在中共党员方志敏的帮助下,虽然个子矮小但还是被军校录取了。

在黄埔期间,他成绩优秀,毕业后留校担任区队长,曾率黄埔生跟随蒋介石参加东征、北伐,因作战勇敢迅速升为团长。后受到时任第十八军军长陈诚的厚爱和信任,被提拔为旅长、师长,其间曾奉命德国军事院校留学,黄维书生气十足,因而与行伍出身的军人格格不入。

抗战爆发后,率第18军67师参加淞沪抗战,战斗中该师402团阵地仅剩一角,面对日军的凶猛冲杀,官兵誓死不退直至全部阵亡。

1938年,黄维升任第18军军长,蒋介石送给他一张六寸照片,上面写着:“培我将军惠存”——黄维,号“悟我”——不是蒋介石写错了,而是有意为之,“培我者,培养我也”。黄维自此改号“培我”。

黄维带兵严厉,治军有方,清廉自律,口碑颇佳。但因是陈诚派的将领,多次受到何应钦的排挤,1940年,他辞去第五十四军军长一职,改任青年军编练总监部副总监。


解放战争中,黄维再一次得到蒋介石的重用,被委任第十二兵团司令官。

不过,这背后有一段隐情。

在成立十二兵团时,根据当时情形,蒋介石准备委派胡琏任兵团司令,因为十二兵团的两大主力十八和十四军,胡琏都待过很久。适逢由于指挥上的问题,胡琏多次拒不执行国防部长白崇禧的命令,并且白、胡均向蒋介石告状,最后闹到胡琏扬言要辞职的地步。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征求了正在养病的陈诚的意见,陈诚推荐了自己派系的骨干黄维。由于陈诚与何应钦之间、白崇禧和陈诚之间矛盾错综复杂,这一推荐遭到何应钦和白崇禧的反对,但是参谋总长顾祝同表示支持,于是任命最终确定。

胡琏被任命为十二兵团副司令,心里虽不痛快,却也不得不服从,因为黄维是他的老上司,在陈诚的十一师里,黄维任旅长时,胡琏任营长,黄维任师长时,胡琏任旅长。

其时,黄维任国防部新制军官学校校长,此校是1947年9月开始筹备,由美国方面提出开办此校,模仿美国西点军校体制,培养海、陆、空三军干部。学校设备均由美国提供,美国顾问已经到职。永久性校址定于北平,临时性校址放在汉口。

但由于当时国民党教育部拿不出这个学校的教授班子,空军、海军又不愿意让这个学校取代自己的学校;最重要的是解放军的攻势,使蒋军战场达到崩溃边缘。所以,尽管黄维苦心经营,当时连一个学生也没招来。就黄维本意而言,他愿意办学而不愿意带兵打仗。

当蒋介石召他由汉口飞南京后,当面向蒋表示:“离部队久了,带兵有困难。”

蒋却说:“打仗是现在最重的任务。你不能从你个人考虑。”

黄维又提出条件说:“打完了这一仗,我还是回去办学校。十二兵团我去过渡一下,兵团司令仍应给胡琏。”

蒋介石也同意了。

终究是能力平庸,黄维最后还是辜负了期望,兵团覆没,他自己也被俘虏。


暮年时,黄维回到山西老家,站在方志敏的墓前,他沉默了,悔恨自己没有像方志敏一样报国为民。他一直困惑:国军数量优于解放军,为何还会惨败?殊不知,共产党爱民如子,与人民情同鱼水,纵然国民党雄兵百万,然而面对亿万民众,终究是“泥牛入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