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已经有了惊人的进展,针对新冠肺炎的高效药物不但研发有了眉目,而且在动物身上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北大的团队的做法,可以说是该领域的巨大创新,并没有走传统的疫苗研发老路。

【编辑/海峡军情栏目 凌峰】

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已经有了惊人的进展,针对新冠肺炎的高效药物不但研发有了眉目,而且在动物身上也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最后一步的临床实验进展顺利的话,那么今年的冬天首个针对新冠肺炎的强效药物将研发成功。

相关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声称,该团队已经在多个抗体中成功筛选出了具有最高活性的抗体,而且筛选效率达到90%,意味着即将面世的强效药的成本较低,价格也更能为大众所接受。毕竟新冠肺炎这次的波及人数较广,所以药物的成本问题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国产特效药获重大突破,中国团队与时间赛跑,耗时不到3个月。

不惧困难 另辟蹊径

这项具体的技术被称作高通量单细胞测试技术,可以通过对新冠肺炎治愈患者体内存在的抗体进行筛选,选出有用的抗体。

虽然有报道称痊愈患者的体内存在的高活性抗体可以对新冠肺炎产生一定的抵抗作用,但是具体来说要在这些大量的抗体中筛选出效果最强的具体是哪种,还是需要强大的工作量的。

其实,该项工作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在进行,而且不只中国的科研团第有这样的想法。但是面对巨大的工作量,有的团队放弃了。

最终,中国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大大提高了筛选的效率,让此项工作得以顺利进展。

巨大创新 效果显著

北大的团队联合佑安医院从60名已经康复的患者身上筛选出了多达八千多种抗体的序列,其中只有14种被证明对病毒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

北大的团队的做法,可以说是该领域的巨大创新,并没有走传统的疫苗研发老路。该团队改善筛查方式的做法,可以说虽然绕开了传统,但是另辟蹊径。

最让人激动的,是动物实验的结果非常的让人有信心。这种抗体被注射在小鼠体内后,仅仅用了不到五天的时间,肺部的病毒数量就急剧下降,相比之前减少了两千多倍。

如此顺利的进展,就说明该药物距离投入市场也不远了。让人更加惊喜的是,该药物不仅对病毒有治愈作用,还有预防的作用。

从目前全球公布的数据来看,已经有多达120种疫苗正在研发的过程中,进入临床实验阶段的也有不下几种。该团队的研发成果预计将在7月份进行临床实验,速度惊人,从研发到有重大发现仅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可谓是该领域的重大突破。

中国的创新无疑给全球疫苗的研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和希望,疫苗研制工作可以说是胜利在望。

消息参考来源:人民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