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次是王羲之的绞转用笔,绞转是书法专用术语,是指书法家在用毛笔书写线条时连续不断地转动毛笔的锥面。从王羲之之前的作品残片中,他的尖锋用笔并不是很常见,尖锋入纸动作要求准确精到,入纸后再运笔过程中稳定而自由地调度,这些都必须对锋尖精准把握。

作为天下第一行书,只要是练习书法者,对于《兰亭序》并不陌生,如果不读《兰亭序》则不知文脉为何意。如果不写《兰亭序》则不知笔韵为何物。

王羲之是东晋伟大书法家,他一变汉魏朴质书风,开晋后妍美劲健之体,创楷、行、草之典范,后世莫不宗法。他行书字帖《兰亭序》是他的代表作,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千百年来倾倒了无数习书者。王羲之亦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那么我们在欣赏兰亭序的时候,发现了王羲之用笔的秘密。

首先就是他提笔开始写的时候,尖锋用笔,尖锋用笔,就是充分调用笔尖的锋毫,并由细细的锋毫引发独特的笔势。我们通常将笔毫划分成笔尖、笔肚、笔根三部分。尖锋就是指毛笔前端的三分之一,甚至指向笔毫的顶端处。在每一个字起笔的时候,能看到笔锋犀利。

从王羲之之前的作品残片中,他的尖锋用笔并不是很常见,尖锋入纸动作要求准确精到,入纸后再运笔过程中稳定而自由地调度,这些都必须对锋尖精准把握。

尖锋运笔形成点画的尖角与直角,以及内向结构体势形成各种锐角与直角。这种尖、直形成的清晰空间轮廓,结构简洁,空间分布均匀,给人干净清朗之感。

其次是王羲之的绞转用笔,绞转是书法专用术语,是指书法家在用毛笔书写线条时连续不断地转动毛笔的锥面。与捻管不同, 绞转这一笔技是魏晋笔法的核心部分,由篆隶笔法演变而来。

绞转笔法也是王羲之书法用笔的主要组成部分。到了唐宋,书法家书写多体现提、按,明清书家翻笔使用较为普及。

用绞转笔法突破了线条的单纯性,从而制造出书法中块面的立体感,以质朴和随意性给人以新奇的美感和逸笔行书的魅力。

最后就是《兰亭序》的欹侧多依字型自然而变。由于笔势强劲,使字势开张,欹侧多能达到一种势的平衡。正如董其昌《画禅室随笔》所云:“字须奇宕潇酒,时出新致,以奇为正,不主故常。”

结字的潇脱有新意是书家性情、风格的重要体现。羲之曾云:“适我无非新。”就是为学为艺要不断求新,要超越时代的束缚,使性情在这个过程中得以不断张显。

字体中不求平正,强调欹侧,不求对称,强调揖让,不求均匀,强调对比。结体或修长或浑圆,突破隶书扁平方正的行貌,尤其是当遇到有重复的字的时候,形态富有变化,自相同而形不同。

现在传世《兰亭序》,不论是临摹本,还是拓本,都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让我们不断进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