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5月28日訊(記者石倩)疫情對武漢經濟造成重創,企業如何更好的生存與發展?5月28日,武昌區企業和人才服務中心舉行了一場公益培訓班,引導各類生產企業有序復工。首節課上,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李雪松爲企業轉型升級支招。

疫情之下,中國經濟受到巨大沖擊,消費持續低迷,投資增速持續爲負,勞動市場嚴峻。李雪松認爲,新冠疫情沒有改變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短期內造成經濟衰退,但中長期經濟依然持續增長。疫情之後,經濟會遵循“恢復——刺激——改革”的發展路徑,“企業要堅定增長信心,短期活下來就是勝利!”

李雪松分析,這次新冠疫情也給一些行業帶來發展機遇,最明顯之處,醫療公共衛生系統投入短板將受到重視,醫藥研發創新也會加速。此外,畜牧養殖業及分銷、生鮮市場升級、現代化,工廠、辦公自動化需求加強,快遞、外賣等物流需求進一步擴張,網絡與渠道更快下沉、農村電商滲透率加速,在線辦公、在線教育、在線醫療迅速崛起。

在這種背景和形勢下,李雪松建議企業,認清形勢,堅定信心,把握政策走向和外部環境,結合產業轉型新起點升級。他說,疫情給企業帶來較大沖擊的同時,考驗了市場、供應鏈及企業應變能力,客觀上促進了湖北省乃至全國的產業轉型升級。部分競爭力不強、管理不善、資金鍊緊張的企業,可能會因爲疫情衝擊而破產倒閉。但企業自身應當堅定增長信心。

具體來說,面對疫情後轉型升級的趨勢,李雪松表示,企業積極順應市場變化,並作出適當的戰略調整,及時調整生產計劃、改變銷售策略;利用數字經濟助力紓困,抓住機會完成轉型升級;創新營銷模式開拓內銷市場,傳統行業企業在書在華營銷新賽道里獲得了機會,採用電商直播帶貨模式,贏佔先機。企業還要做產業鏈的“耐心資本”,紮紮實實做好主業。這次疫情中,從口罩、防護服到疫苗等醫療物資的生產,到能源、糧食、水電等生活物資的保障,再次提醒我們實體經濟和製造業的重要性。此外,也要發揮大企業在產業鏈中的引領作用,幫扶中小企業共度難關。有實力的企業可積極佈局重要製造業,推動產業鏈邁向中高端。

【來源:楚天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