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中國需要充分梳理並正確把握自身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位置,發揮自身內需市場巨大、產業鏈完整等優勢,客觀評估自身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定位,適應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趨勢,並繼續積極推動全球化的進程。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抓住了這一輪全球化浪潮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深度參與到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分工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

  巴曙松:逆全球化思潮的形成與演變趨勢

  金融讀書會

  編者語:

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逆全球化”思潮的陰影似乎明顯有所強化,那麼這一趨勢是如何形成的?對此,巴曙松教授從全球化的收益與成本、全球化的模式及其影響和適應調整後的全球化這三個方面發表了看法。敬請閱讀。

  文/巴曙松教授

  在全球化推進過程中,“逆全球化”思潮實際上一直程度不同地存在,但是由於新冠疫情的影響,逆全球化思潮的陰影似乎明顯有所強化。這一趨勢是如何形成的?

  全球化的收益與成本

  逆全球化與全球化是相伴而生的,理解逆全球化首先要理解全球化產生的原因。當代全球化是建立在國際貿易基礎之上的產業鏈和供應鏈融合發展,全球化通過各國之間的分工與交換,提升了全社會的經濟效益,而推動全球化的則是在此過程中可以享受效益提升的國家和羣體。同時,在推動全球化的進程中各國又要付出相應的成本,其中既包括維護全球秩序所需要付出的人力、物力、財力成本,也包括在全球化過程中本國內部的經濟效應轉移所帶來的社會治理問題。當一個國家或羣體在維護全球化的過程中獲得的收益大於支出的成本時,他們會積極地推動全球化進程,反之,則會出現反對全球化的力量和聲音。

  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全球化,實際是以美國爲首的發達經濟體在擴大本國經濟利益的過程中主導完成的。在全球化分工過程中,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資本階層、跨國公司以及華爾街代表的跨國金融機構可以說獲益最多。中國成爲全球製造業工廠,獲取了一部分就業機會,產業工人的工資收入得到提高。但部分發達國家將製造業向國外轉移,國內失去就業崗位的社會羣體不能及時得到本國政策的扶持,並迅速調整到新的就業崗位,所以產生了反對全球化的聲音。

  不同的模式及其影響

  全球化是否一定造成製造業外遷和產業鏈轉移?這需要比較不同的全球化模式。1980年美國製造業佔GDP的比重爲20%,到2019年這一比重下降至11%,英國的製造業佔比同樣大幅下降至10%以下。而在此期間,儘管日本、德國也深度參與了全球產業鏈分工,其製造業佔GDP的比重依然維持在22%和21%的較高水平。

  由此可見,全球化並不是造成一個國家制造業佔比下降和就業崗位損失的根本原因。這和德國自身仍然在汽車、機械製造甚至鋼、銅、鋁等行業保持全球領先地位密不可分;在強化高端製造業方面的核心優勢的同時,德國也長期重視中小製造業企業的發展,並通過勞資共決經濟運作體制、穩健的金融支持體系、完善的教育醫療保障體制來確保國內製造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和居民財富分配的均衡化。可以看到,發達國家經濟體在參與全球化的過程中,由於自身經濟發展道路及制度選擇的差異,所面臨的影響也是不同的。

  逆全球化的過程中,少數發達國家減少與外部經濟體的互聯互通、退出現有的國際治理秩序、放棄履行國際責任,會對現有的國際社會秩序造成顯著的衝擊。具體來說,在經濟層面可能會造成全球經濟效益的降低,特別是依然處在享受全球化紅利階段的國家會面臨較大的外部衝擊,提升全球供應鏈運行的成本,從而客觀上會加大通脹的壓力。

  實際上,在逆全球化的過程中,沒有某個國家和地區是完全的受益國,也沒有某個國家和地區會是完全的成本承擔國。製造業崗位的部分迴流,可能會對美國的部分反對全球化的地區、羣體帶來一些短期利益,但全球產業鏈的破壞卻可能使得美國企業的總體盈利受到明顯的負面衝擊。簡單來說,全球化或者逆全球化的選擇,在於一個國家,或者國家內部的某個羣體參與全球化所付出的成本和收益比較與權衡,當成本大於收益時,逆全球化思潮就會興起。

  適應調整後的全球化

  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抓住了這一輪全球化浪潮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深度參與到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分工當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與此相對應,當前的逆全球化對中國經濟增長所帶來的挑戰也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中國需要充分梳理並正確把握自身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位置,發揮自身內需市場巨大、產業鏈完整等優勢,客觀評估自身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定位,適應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調整趨勢,並繼續積極推動全球化的進程。要防止當前局部的逆全球化演變成“去中國化”的全球化。

  中國有條件發揮內需市場巨大、產業門類齊全、與全球產業鏈保持良好融合的優勢,防止當前局部的逆全球化演變成“去中國化”的全球化。在亞洲範圍內,通過強化與日本、韓國等的合作,就可以保持供應鏈的完整;通過拓展與東南亞的合作,就可以平穩實現中國的供應鏈重新佈局和效率提升;通過擴大內需市場,可以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在更早控制疫情的中國市場佈局。

  從增加值貿易情況看,疫情對我國不同行業的衝擊有所不同。從供給視角下分析,中國已經成爲世界第一大供應鏈中樞,並已經成爲亞洲佔據主導地位的產業鏈中心;而從需求視角下觀察,中國的中心性要小很多,但是正處在逐步增長的過程中。對於不同的行業,我們需要進行客觀的政策評估,針對性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保持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完整,在深化全球合作的同時,有效通過產業升級提升本國供給能力。

  從地理緯度看,全球產業鏈的分工正趨向於區域化。在新冠疫情的“壓力測試”下,中國爲重要核心之一的東亞供應鏈表現得十分穩定。因此,在原來的全球化路徑出現階段性波動而區域一體化加強的環境下,我們要更加充分評估不同產業鏈的不同地理融合程度,並針對不同行業作出政策佈局。未來在參與全球化產業鏈分工時,可以朝着簡單產業鏈全產業鏈化結合下游低附加值環節轉出、較複雜產業鏈趨向區域化、極複雜產業鏈仍然延續全球化的方向進行積極推動和強化。

  (完)

免責聲明:自媒體綜合提供的內容均源自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獲許可。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場。若內容涉及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勿作爲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