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江浙一带的习俗,人若死在异乡而又暂时未能归葬老家,就先予浮厝方式处理:灵柩离地三寸,在四个角垫高。”是蒋介石晚年写给蒋经国的遗训。

蒋介石1975年4月5日病逝台湾,享年88岁。
慈湖是他生前选好的墓地,说很想老家浙江奉化。
这是慈湖公园,全是蒋介石的铜像。

看护寝陵的仪仗队交接班

蒋介石遗体保存的地方。
没有入土的殡葬叫浮厝(cuo)。根据江浙一带的习俗,人若死在异乡而又暂时未能归葬老家,就先予浮厝方式处理:灵柩离地三寸,在四个角垫高。采用这样的殡葬方式,是为了让子孙能在不破土刨坟的情况下,轻易地迁葬先人。
只是不知道,蒋介石何时能回老家入土为安?

这是蒋介石的书房,书桌上有他写的4个字:能屈能伸,可谓对自己一生的概括。
遗像两旁:“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是蒋介石晚年写给蒋经国的遗训。下面是母亲的照片等。
桌子上的毛笔架,与现在悬吊的方式不同,是用插入式的铜帽置笔,保湿,随时能写。

晚年蒋介石身体很不好,登角板山时需乘轿。
此轿以藤椅改装,两旁插竹竿抬起。

蒋介石的卧室,玻璃橱内挂着他的中式长衫

蒋介石接见贵宾用的会客厅。

晚年蒋介石常躺在沙发床上看书,这上面放着的是《新旧约全书》。
蒋和宋美龄都是虔诚的基督教。
死的时候棺材里放了4本书:《圣经》、《荒漠甘泉》、《唐诗选集》、《三民主义》。
【飞春读传,一个专注历史名人传记的UC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