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父母都遇到孩子经常打断老师讲课或者同学发言的情况,面对一些爱插嘴的熊孩子们,不少父母都极为苦恼,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如果批评孩子又怕以后孩子不敢回答问题了,不批评孩子这又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多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尊重他们的见解,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背定和赞扬,让他们享受到思考的权利,体验到参与的喜悦,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很多父母都遇到孩子经常打断老师讲课或者同学发言的情况,面对一些爱插嘴的熊孩子们,不少父母都极为苦恼,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如果批评孩子又怕以后孩子不敢回答问题了,不批评孩子这又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周伟今年7岁,刚刚上学前班。周伟学习很认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是有一个坏习惯就是总喜欢打断老师和同学们的讲话,老师讲课的时候周伟会突然来上一句,说自己知道老师讲的内容。而老师叫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周伟也时不时来上一句。如果这个同学的答案和周伟的答案差异很大的时候,周伟就会疯狂的反驳,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

不仅仅在课堂上,就是回到家周伟也喜欢在爸爸妈妈说话的时候插嘴,爸爸妈妈经常因为他这样做批评他,但是爷爷奶奶经常会袒护周伟,认为小孩子偶尔说说话不是什么坏事,结果周伟变本加厉,有一次爸爸和公司的人一起谈工作事宜,周伟时不时就插上一句,周围的人都觉得周伟很不懂事,周伟的爸爸也感到异常难堪。

那么为什么有的孩子经常喜欢插嘴呢?

1.好奇心所导致

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迫切希望解决心中的疑问。心理学研究发现,好奇心是人们们对新鲜事物进行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积极地去观察世界、开展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

孩子虽然年龄小,知识面窄,但却有着极高的求知欲和极强的好奇心。当大人讲话时,孩子可能对讲话中的某一部分内容产生了兴趣,但又因为理解力不够,往往不能完全听懂,于是迫不及待地提出问题,希望解开心中的疑问。

2.孩子急于表现自己,显示自己很有"本事"

大人们讨论的一些话题,孩子以前可能听过,或者孩子听得有一点似懂非懂,产生了"共鸣",因而激动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显示下自己,希望赢得大人的赞扬和肯定。

家长应该怎么做

虽然大部分孩子都有可能会出现胡乱插嘴,随便打断别人说话的行为,为人者也不必惊失措、只要在生活中多加意。做出适当的预防或对应措施,就能阻止孩子的这种行为发展成不可救药的陋习。

1.父母要善于倾听孩子心声

每个人都希望别人能够倾听自己的诉说,天天和父母生活在起的孩子更是需要家长认真倾听自己的心声。一个合格的家长必然重视与孩子的沟通。真正的沟通首先是心与心的对话。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有些父母无心倾听孩子的看法、感受,甚至啊讽、打击他们,这好比是用一桶冷水浇灭孩子动脑筋思考问题的热情之火。

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多给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尊重他们的见解,尽可能多地给他们以背定和赞扬,让他们享受到思考的权利,体验到参与的喜悦,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父母只有真诚地听孩子说话,做孩子的忠实听众,真正地去了解孩子,才能真正发现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惑和疑虑。

2.利用反面例子诱导孩子

父母应该注意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反面例子,尤其是发生在孩子身边的反面事例来教育孩子,让孩子懂得随便插话、打断他人谈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比如,父母带孩子去公园玩,看到别的孩子在其父母和别人讲话时插在中间吵个不休,就应该及时询问自己的孩子:"你觉得那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如果是你,该怎么做呢?"这种启发式的询问,无疑给了孩子思考和自省的机会,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3.学会和孩子平等相处

家长要和孩子平等相处,允许孩子和大人一起谈论、争辩,切忌不可因孩子"没大没小"就随意打骂孩子。不过,家长要教会孩子谈论、争辩的技巧,让他们做到谈论与争既不失礼貌,又有力有法。只有为孩子营造平等和陸的家庭气氛,才能保护孩子身上的锐气,保护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当然,和孩子平等相处,并不意味着对孩子过度宠爱,对孩子的言行放任不管。当孩子胡乱插话、随意打断他人讲话,干扰他人活动时,家长应该及时教育,正确引导。

4.主动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家长要注意,这一阶段的孩子,其自我意识正渐渐增强,因此平时要多关注他们的感受,不可因自己和他人聊得热火朝天而忽略了孩子的存在。家长最好在谈话告一段落时,主动问孩子,需要什么,想要做什么。这样,孩子就会明白,什么时候才是他应该提出问题或表达想法的正确时间。

4.建立一些规则

父母不妨和孩子订立一些规则,教孩子学会利用非语言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需要。比如,当家长和他人谈话时,如果孩子急需帮助,他可以过来捏捏家长的手,而家长也可以轻轻地回捏一下,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会尽快过去帮助他。

于是,在这样的默契中孩子渐渐学会了尊重大人的谈话。再如,家长正与客人聊天,孩子想要参与进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就可以走到家长身边,给家长一个暗示的信号(如一个热切的眼神或一个手势),家长就可以在话语停顿的时候,主动询问孩子的看法,给孩子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