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出臺《標準化票據管理辦法》,我們認爲主要由於票據是當前中小微企業的重要融資手段,而商業銀行從控制風險等角度考慮,也傾向於通過票據方式向小微企業提供支持。我們認爲,這體現了在疫情特殊背景下,包括信貸、股市、債市、票據以及資管等各類融資渠道正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全面動員起來,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中新經緯客戶端5月29日電 題:《王青:金融改革11條出臺 特殊時期強化金融支持實體經濟》

作者 王青(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

5月27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佈消息稱,根據國務院金融委統一部署,將於近期推出11條金融改革措施(以下簡稱金融委11條)。我們認爲,這體現了在疫情特殊背景下,包括信貸、股市、債市、票據以及資管等各類融資渠道正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全面動員起來,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同時,一些具體措施也體現了監管層進一步打擊金融違法行爲,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的決心。

以下就其中國內融資部分做重點解讀:

受疫情衝擊影響,當前小微企業正在成爲實體經濟的薄弱環節和金融支持的重點領域。前期監管層持續通過定向降準、MPA考覈指標調整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力度。本次金融委11條則進一步聚集兩個關鍵點:一是“落實盡職免責要求”;二是“加快中小銀行補充資本”。前者解決“不敢貸”問題,後者解決“不能貸”問題。我們預計,下一步各商業銀行會將盡職免責規定進一步細化,着力解決基層信貸人員的後顧之憂;同時,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渠道有可能進一步拓寬,除普通股、優先股和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二級資本債等手段之外,部分中小銀行還可能通過改革重組等方式,引入外部資金。

針對小微企業融資貴問題,本次金融委11條對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提出了降低保費等具體要求。據我們瞭解,很多中小微企業的實際融資成本不僅包括貸款利率,還有擔保費、評估費、財務顧問費等非息費用,這些利率之外的附加成本加總後甚至可能達到利率的1-2倍。我們判斷,除本次提及的擔保費之外,未來監管層還可能出臺更多措施,解決貸款非息費用過高問題。

在創業板和股轉系統改革方面,主要是通過推進註冊制實施,加快新三板改革,支持企業通過股權方式融資。這一方面有助於激活股市融資功能,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控制宏觀槓桿率。

本次出臺《標準化票據管理辦法》,我們認爲主要由於票據是當前中小微企業的重要融資手段,而商業銀行從控制風險等角度考慮,也傾向於通過票據方式向小微企業提供支持。將票據作爲基礎資產打包後在債券市場流通,支持資產管理產品投資標準化票據,能夠從供需兩端強化這一融資手段,也能更好地服務中小企業和供應鏈融資。

本次發佈《標準化債權類資產認定規則》,並對存量“非非標”資產給予過渡期安排。我們認爲,資管新規發佈兩年以來,金融嚴監管效果已有較爲充分的體現,影子銀行風險大幅壓降,下一步的重點將適度轉向挖掘資管業務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同時對資管新規過渡期給予靈活安排。我們判斷,未來社融中的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的收縮幅度將進一步放緩,不排除持續轉向小幅正增的可能。

王青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