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以说,在疫情之后的政策推动下,大多数企业都要经历一轮数字化的洗礼,成为真正的数字化企业,未来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将因此进一步增强。在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表示,企业高层对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经济导报记者 韩祖亦

27日,IDC与浪潮集团联合发布《“未来企业”白皮书》,首次向业界系统性地展示了“未来企业”的相关研究结果。其中提到,2019年中国企业级应用软件市场规模达到58亿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软件即服务(SaaS)市场成为主要驱动力。

那么,什么是“未来企业”?

如果列举2020年中国经济的“热词”,频频刷屏的“新基建”一定位列其中。

“在‘新基建’的7个应用场景中,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均是数字化场景。可以说,在疫情之后的政策推动下,大多数企业都要经历一轮数字化的洗礼,成为真正的数字化企业,未来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也将因此进一步增强。”IDC中国助理副总裁周震刚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

在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兴山表示,企业高层对数字化转型的目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一是应对日益增加的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不确定性,企业要增加敏捷性和韧性;二是针对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实时化、个性化和低成本,企业要实时感知。”

在中国电建山东一公司总经理张洪梅看来,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提质增效,基础是标准化。“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加速推进线上生态的一体化,持续增强数字化‘免疫力’,成为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强企之源。”

在周震刚看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正是“未来企业”。

“‘未来企业’也是智慧企业,包括未来文化、未来客户、未来智能、未来运营和未来工作等方面,呈现‘超大规模、超高速度和超广链接’的特征。”王兴山对经济导报记者说,“未来工作更是工作概念的根本变革,它改变员工的行为和技能,以及组织文化。未来工作空间是一个灵活且高度连接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可以不受空间限制,相互协作,快速方便地访问所需资源。”

“当下的数字化转型,有很多事要干,但有三个方面是更为重要的,一是数字化营销,利用数字化技术获取新客户,留住老客户,满足客户需求;二是财务共享,对于大型企业和集团型企业来说可谓热点,财务共享是财务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抓手,进而是企业转型的一个阵地;三是智能制造,很多工厂缺少工人,这时候无人工厂、智能制造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王兴山表示。

据其介绍,近年来,浪潮集团便不断深化企业级应用软件的云化、智能化,从底层架构层面融合云原生等数字技术,打造云ERP硬科技平台产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