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是一些较小的地方法人机构自主定价能力不足,一些村镇银行、 农信社等小法人机构采取跟随市场定价,确定贷款利率之后倒算相应的LPR加点幅度,与全面运用LPR的要求还有差距。金融机构加大LPR定价推广运用,新发放贷款中运用LPR的占比已达到九成,此外,LPR改革后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提升明显。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刘四红)5月29日,央行官网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介绍,经过持续推进,LPR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断畅通。金融机构加大LPR定价推广运用,新发放贷款中运用LPR的占比已达到九成,此外,LPR改革后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提升明显。

不过,《报告》指出,目前金融机构全面运用LPR定价还面临一些困难,一是金融机构内部定价尚未充分参考LPR。二是一些较小的地方法人机构自主定价能力不足,一些村镇银行、 农信社等小法人机构采取跟随市场定价,确定贷款利率之后倒算相应的LPR加点幅度,与全面运用LPR的要求还有差距。三是利率风险上升但风险对冲工具不足。贷款以LPR加点方式发放后,加点幅度相对固定,在LPR变化频率加大后,贷款利率随市场波动的频度和幅度相应加大,金融机构面临的利率风险相对上升。而目前挂钩LPR衍生品市场仍处于初期,大部分地方法人银行未获得利率衍生品交易资格,缺乏有效的风险对冲工具。

《报告》称,总体看,LPR改革取得了一系列良好成效。 下一步,要加强定价能力培育,建立市场化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体系,将LPR内嵌到内部价格传导机制,增强参照LPR定价能力,持续提升利率风险管理水平;要深化LPR改革,完善LPR传导机制,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疏通货币政策传导;要发挥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维护公平定价秩序,严格落实明示贷款年化利率的要求,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