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湖南郴州某景区的“天空之镜”项目被吐槽只是把普通镜子放在地面上,与宣传图片的效果出入较大。比如,同样是“天空之镜”项目,新闻中那些景区里多是孤立的几面镜子,顶多“镜子旁边摆一圈盆景”来凑数。

原标题:景点“图片仅供参考”?口碑碎了一地……

看看这蓝天白云!看看这完美倒影!心动吗?

然而,你以为的“天空之镜”实际上是这样的:

这样的:

心碎了没?

日前,不少网红景点的“天空之镜”打卡地火了,但火爆却不是因为美得不可方物,而是丑得令人心碎。

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日,湖南郴州某景区的“天空之镜”项目被吐槽只是把普通镜子放在地面上,与宣传图片的效果出入较大。一位游客在拍摄的短视频中无奈地说这是“夸大宣传”。日前,该景区回应称会立刻整改,郴州市临武县文旅广体局有关领导也表示,真心向游客道歉,之后会做详细调查。

很快,重庆、河南郑州、江苏南京、浙江金华、山东青岛等地“同款”“天空之镜”相继被质疑名不副实。甚至有网友吐槽说:“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P。”“让我想起红烧牛肉面里的牛肉!”

真是“成也营销,败也营销”。

很多网友知道,位于青海省的茶卡盐湖是国内外知名的真正的“天空之境”,得益于其高原天空的纯净、盐湖中洁白的盐晶,游客置身其中,与天地浑然一体,宛若站在映照天空的镜子上。或许是受其启发, 不少景区纷纷上马“天空之境”项目,不同的是,把“境”的营造变成了“镜”的摆设。

景区通过营销文案来实现增流创收,无可厚非,在短视频时代,也更容易形成网红打卡地。但一次次“翻车”,显然值得反思,究竟是油门太猛,还是车轨殊途?

有人说 “当能力撑不起野心时,就要多读书。”龚先生信以为然。一样的道理,当景区的自然条件和硬件设施托不住创意的天马行空,一定拿出镜子照照“我是谁,我在哪”,然后潜心研发适合本景区的特色项目。

遗憾的是,现实中我们看到太多令人“恨铁不成钢”的现象。比如,张家界“玻璃栈道”火了,有的地方赶快抄袭打造“同款”;西安“不倒翁小姐姐”火了,有些地方也赶紧上马“不倒翁系列”;“砸碗酒”火了,好多景区专门辟出一块“砸碗专区”……于是,张家界、西安等地成功“出圈”——我们距离别的景区很远,但可以让所有景区都有我们的影子。

说到底,景区之间的跟风,一方面源自当地文化底蕴未能充分发掘利用,比如拥有明清文化街的景区偏要学汉唐文化背景的旅游项目,岂非东施效颦?另一方面是创新力不足,“满园都是吃喝玩乐的,但全国各地都是一样的。”这种景象真不少见。

设想一下, 假如很多景区都是“张家界副本”“西安副本”,我们还有必要出门旅游吗?某种意义上说,旅游市场需要双重革新——景区自身要不断提升创新力和自信心;被模仿的景区要夯实不可复制的文化内核。

比如,同样是“天空之镜”项目,新闻中那些景区里多是孤立的几面镜子,顶多“镜子旁边摆一圈盆景”来凑数。而在茶卡盐湖,景点配套了穿梭于湖面的小火车、站在盐水中拍照使用的鞋套、手机防水套,周围还有藏族特色的白塔、五色经幡等,圈粉能力自然更胜一筹。

还记得“故宫系列”吗?故宫博物院出品的宫廷元素文具、服饰、化妆品以及玩具等文创产品,上架后秒光。 这给很多景区的启示是:旅游市场最不缺的是热闹,最缺的是沉静——沉静于寻找自我,寻找自身的文化闪光点并做大做强。

从网红景点的一次次“翻车”,到故宫文创频频卖断货,业内人士不可能找不出问题所在, 关键是能否经得住快钱诱惑,能否守得住初心、看得准未来。

旅游市场不能做“一锤子买卖”。游客的一个短视频可以让一座旅游城市人满为患,一句“别来”也可以摧毁景区苦心营造的“人设”。 如果景点“图片仅供参考”,那口碑只能“以实物为准”——这样的景点靠谱吗?

源: 工人日报客户端

相关新闻

登顶珠峰:来自时光深处的信念和勇气

本期编辑:赵航

相关文章